时间: 2025-05-07 18:16: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6:46
原文展示:
扬雄拟我槐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 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 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 破衲黄冠犹末死,还因邻里问僧珍。
白话文翻译:
扬雄模仿我,但他的才华与我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他没有才能去撰写赞美新事物。 我懒得去经营那些虚伪的笑容,嘲笑那些鬼魅,平时守着屈辱,失去了金钱的诱惑。 我讨厌褚彦在齐国兴风作浪,却喜欢说陶潜是晋朝的人。 穿着破旧的僧袍和黄色的帽子,我还没有死去,邻居们还在询问我的近况。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石涛,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虚伪和权势的厌恶,以及对清高自守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傅山在回答邻里关于自己近况的询问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虚伪社会的厌恶和对清高自守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扬雄和自己的才华,表达了作者对虚伪社会的深刻批判。诗中“什一懒营虚笑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虚伪笑容的厌恶,而“寻常守辱失钱神”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金钱诱惑的淡漠。后两句通过对褚彦和陶潜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权势的反感和对清高自守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傅山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社会的虚伪和权势,表达了对清高自守的向往。作者通过对比扬雄和自己的才华,以及对褚彦和陶潜的评价,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扬雄”是指: A. 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 B. 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 C.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D. 宋代文学家、哲学家
诗中的“什一懒营虚笑鬼”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虚伪笑容的喜爱 B. 对虚伪笑容的厌恶 C. 对虚伪笑容的无奈 D. 对虚伪笑容的困惑
诗中的“破衲黄冠”象征着什么? A. 富贵和权势 B. 清贫和坚守 C. 虚伪和权势 D. 富贵和虚伪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