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客盂,盂有问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

《客盂,盂有问余于右元者,右元占韵复之,阿好过情,遂如韵自遣》

时间: 2025-05-07 18:16:46

诗句

扬雄拟我槐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

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

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

破衲黄冠犹末死,还因邻里问僧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8:16:46

原文展示:

扬雄拟我槐非伦,况复无才撰美新。 什一懒营虚笑鬼,寻常守辱失钱神。 生憎褚彦兴齐国,喜道陶潜是晋人。 破衲黄冠犹末死,还因邻里问僧珍。

白话文翻译:

扬雄模仿我,但他的才华与我无法相提并论,更何况他没有才能去撰写赞美新事物。 我懒得去经营那些虚伪的笑容,嘲笑那些鬼魅,平时守着屈辱,失去了金钱的诱惑。 我讨厌褚彦在齐国兴风作浪,却喜欢说陶潜是晋朝的人。 穿着破旧的僧袍和黄色的帽子,我还没有死去,邻居们还在询问我的近况。

注释:

  1. 扬雄: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此处指模仿者。
  2. 槐非伦:指扬雄的才华与作者无法相提并论。
  3. 撰美新:撰写赞美新事物。
  4. 什一懒营:懒得去经营。
  5. 虚笑鬼:虚伪的笑容,嘲笑鬼魅。
  6. 守辱失钱神:守着屈辱,失去了金钱的诱惑。
  7. 褚彦:历史人物,此处指兴风作浪的人。
  8. 陶潜:东晋诗人,代表作有《桃花源记》等。
  9. 破衲黄冠:破旧的僧袍和黄色的帽子。
  10. 僧珍:指作者自己,僧人中的珍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傅山(1607-1684),字青主,号石涛,清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医学家。他的诗歌风格独特,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虚伪和权势的厌恶,以及对清高自守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傅山在回答邻里关于自己近况的询问时所作,表达了自己对虚伪社会的厌恶和对清高自守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扬雄和自己的才华,表达了作者对虚伪社会的深刻批判。诗中“什一懒营虚笑鬼”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虚伪笑容的厌恶,而“寻常守辱失钱神”则进一步强调了作者对金钱诱惑的淡漠。后两句通过对褚彦和陶潜的评价,展现了作者对权势的反感和对清高自守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鲜明,情感真挚,体现了傅山诗歌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1. 扬雄拟我槐非伦:扬雄模仿我,但他的才华与我无法相提并论。
  2. 况复无才撰美新:更何况他没有才能去撰写赞美新事物。
  3. 什一懒营虚笑鬼:我懒得去经营那些虚伪的笑容,嘲笑那些鬼魅。
  4. 寻常守辱失钱神:平时守着屈辱,失去了金钱的诱惑。
  5. 生憎褚彦兴齐国:我讨厌褚彦在齐国兴风作浪。
  6. 喜道陶潜是晋人:却喜欢说陶潜是晋朝的人。
  7. 破衲黄冠犹末死:穿着破旧的僧袍和黄色的帽子,我还没有死去。
  8. 还因邻里问僧珍:邻居们还在询问我的近况。

修辞手法:

  1. 对比:通过扬雄和自己的才华对比,突出了作者的自信和对虚伪的批判。
  2. 拟人:将虚伪的笑容拟人化为“鬼”,增强了讽刺效果。
  3.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扬雄拟我槐非伦”与“况复无才撰美新”,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批判社会的虚伪和权势,表达了对清高自守的向往。作者通过对比扬雄和自己的才华,以及对褚彦和陶潜的评价,展现了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1. 扬雄:代表模仿和虚伪。
  2. 槐非伦:代表才华的无法相提并论。
  3. 虚笑鬼:代表虚伪的笑容。
  4. 守辱失钱神:代表对金钱诱惑的淡漠。
  5. 褚彦:代表权势和兴风作浪。
  6. 陶潜:代表清高自守。
  7. 破衲黄冠:代表清贫和坚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扬雄”是指: A. 西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 B. 东汉末年文学家、哲学家 C. 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D. 宋代文学家、哲学家

  2. 诗中的“什一懒营虚笑鬼”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A. 对虚伪笑容的喜爱 B. 对虚伪笑容的厌恶 C. 对虚伪笑容的无奈 D. 对虚伪笑容的困惑

  3. 诗中的“破衲黄冠”象征着什么? A. 富贵和权势 B. 清贫和坚守 C. 虚伪和权势 D. 富贵和虚伪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1.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表达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2. 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和对清贫生活的坚守。

诗词对比:

  1. 与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清高自守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多地展现了田园生活的美好,而傅山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社会现实的批判。
  2. 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批判,但杜甫的诗更多地展现了个人遭遇的苦难,而傅山的诗则更多地展现了个人情感的表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1. 《傅山诗集》:收录了傅山的诗歌作品,是研究傅山诗歌的重要资料。
  2.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傅山的诗歌创作。
  3.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丰富的古代诗歌鉴赏资料,有助于深入理解傅山的诗歌。

相关查询

临江仙 临江仙 临江仙·夏初,喜得方君璧香港来书 临江仙·人我是非相戏弄 临江仙 临江仙·万里凉风收积雨 临江仙慢 第二体 临江仙 其一 临江仙 复园忆息庵 临江仙 其三 柳词,用宋许伯阳体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口字旁的字 公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不堪设想 豆棚瓜架 奋开头的成语 蕴蓄 眙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字旁的字 隧户 正己守道 纸醉金迷 鹿字旁的字 蛮夷 日字旁的字 甘字旁的字 五籍 否极泰至 陈浮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