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5:44: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5:44:08
原文展示:
三棒鼓声频·题渊明醉归图 先生醉也,童子扶者。有诗便写,无酒重赊。山声野调欲唱些,俗事休说。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长安此时春梦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星般大县儿难弃舍,晚入庐山社。比及眉未攒,腰曾折,迟了也,去官陶靖节。
白话文翻译:
先生已经醉了,由童子搀扶着。有诗就写,没有酒就再去赊。山中的歌声野调想要唱一些,世俗的事情不要说。向青天借来松间的月亮,陪伴这个今夜。长安此时春梦正热,多少豪杰。明朝镜中头发如雪,乌帽难以遮掩。像星星般大的县令难以舍弃,晚年加入庐山社。等到眉头未皱,腰已经弯曲,迟了啊,辞官的陶靖节。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德,元代诗人,生平不详,以其诗作流传后世。这首诗描绘了陶渊明醉归的情景,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题画诗,题于《渊明醉归图》上,通过描绘陶渊明的醉归情景,抒发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醉归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诗中“问青天借得松间月,陪伴今夜”一句,以借月为伴,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接受。而“明朝镜中头似雪,乌帽难遮”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世俗的无奈。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陶渊明形象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陶渊明醉归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的厌倦,以及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孤独的接受。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问青天借得松间月”一句,借“松间月”代指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世俗的束缚 C. 时光的流逝 D. 人生的老去
诗中“明朝镜中头似雪”一句,用什么比喻头发白? A. 头似雪 B. 头似霜 C. 头似银 D. 头似云
诗中“有诗便写,无酒重赊”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生活状态? A. 随时写诗,没有酒就再去赊欠 B. 随时写诗,没有酒就放弃 C. 随时写诗,没有酒就自己酿造 D. 随时写诗,没有酒就不写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