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虞美人

《虞美人》

时间: 2025-04-30 16:44:13

诗句

回廊已有惊秋叶。

不管栖香蝶。

便随明月到阑干。

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

玉人拾起燕支薄。

半晌朱颜觉。

料应随分对西风。

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13

原文展示:

虞美人 陈洵 〔清代〕

回廊已有惊秋叶。不管栖香蝶。便随明月到阑干。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玉人拾起燕支薄。半晌朱颜觉。料应随分对西风。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

白话文翻译:

回廊上已有秋叶惊落。不管那栖息在香花上的蝴蝶。就随着明月来到栏杆边。怎奈更加没有一字,只有清冷的寒意。美丽的女子拾起薄薄的胭脂。片刻间,红润的面容感到。料想应该随遇而安面对西风。裙衩偷偷测量,依稀与去年相同。

注释:

  • 回廊:曲折的走廊。
  • 惊秋叶:指秋叶因风而落。
  • 栖香蝶:指栖息在香花上的蝴蝶。
  • 阑干:栏杆。
  • 清寒:清冷而带有寒意。
  • 玉人:美丽的女子。
  • 燕支:胭脂。
  • 半晌:片刻。
  • 朱颜觉:红润的面容感到。
  • 随分:随遇而安。
  • 西风:秋风。
  • 裙衩:裙子的下摆。
  • 依约:依稀,大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洵,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婉约清丽为主,善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的场景,通过回廊、秋叶、明月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诗中的“玉人”可能是诗人对某位女子的赞美,也可能是自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夜为背景,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回廊上的秋叶、明月下的栏杆,以及美丽的女子拾起胭脂的情景。诗中“回廊已有惊秋叶”一句,既展现了秋夜的萧瑟,又隐含了时光的无情。“便随明月到阑干”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玉人拾起燕支薄”一句,通过对女子动作的细腻描写,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柔情。整首诗情感细腻,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回廊已有惊秋叶:回廊上已有秋叶因风而落,暗示秋天的到来和时光的流逝。
  2. 不管栖香蝶:不管那栖息在香花上的蝴蝶,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超然态度。
  3. 便随明月到阑干:就随着明月来到栏杆边,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4. 争奈更无一字只清寒:怎奈更加没有一字,只有清冷的寒意,表达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5. 玉人拾起燕支薄:美丽的女子拾起薄薄的胭脂,展现了女子的美丽和柔情。
  6. 半晌朱颜觉:片刻间,红润的面容感到,表达了女子对美好事物的珍惜。
  7. 料应随分对西风:料想应该随遇而安面对西风,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态度。
  8. 裙衩偷量依约去年同:裙衩偷偷测量,依稀与去年相同,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拟人:如“回廊已有惊秋叶”中的“惊”字,赋予秋叶以人的情感。
  • 比喻:如“玉人拾起燕支薄”中的“玉人”比喻美丽的女子。
  • 对仗:如“回廊已有惊秋叶,不管栖香蝶”中的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诗中的“玉人”可能是诗人对某位女子的赞美,也可能是自喻,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留恋。

意象分析:

  • 回廊:曲折的走廊,象征着人生的曲折和变化。
  • 秋叶:秋天的叶子,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 明月:明亮的月亮,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玉人:美丽的女子,象征着美好和纯洁。
  • 燕支:胭脂,象征着美丽和柔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玉人”指的是什么? A. 美丽的女子 B. 诗人自己 C. 月亮 D. 秋叶 答案:A

  2. 诗中的“回廊已有惊秋叶”表达了什么意思? A. 秋天的到来 B. 蝴蝶的飞舞 C. 明月的明亮 D. 女子的美丽 答案:A

  3. 诗中的“便随明月到阑干”表达了什么意思? A. 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B. 诗人对秋叶的感慨 C. 诗人对蝴蝶的喜爱 D. 诗人对女子的赞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与陈洵的这首诗有相似之处。
  • 苏轼的《水调歌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时光流转的感慨。

诗词对比:

  • 陈洵的《虞美人》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首诗都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女子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但陈洵的诗更多地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的感慨,而李清照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女子的情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词》:收录了宋代词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宋代词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 《全唐诗》:收录了唐代诗人的作品,可以了解唐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特点。
  • 《诗词鉴赏辞典》:收录了大量的诗词作品,并提供了详细的鉴赏和解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糟蟹六言二首 题停罢坊场图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一 柑子园 和周元吉左司梦归之韵 过南荡三首 道逢王元龟阁学 江西道院集戊申四月九日得请补外初出国门宿 秋暑三首 晓行闻竹鸡二首 揭阳道中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鬾的词语有哪些 不露锋芒 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鬥字旁的字 广袤丰杀 异途同归 屮字旁的字 节假日 十字旁的字 开采 校具 戎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己字旁的字 癶字旁的字 亡阳 众怒难犯,专欲难成 子午莲 包含喷的成语 微过细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