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15:5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15:59
月次於房历三星,斗牛不神箕独灵。
簸摇桑榆尽西靡,影落苏子砚与屏。
天工与我两厌事,孰居无事为此形。
与君持橐侍帷幄,同到温室观尧蓂。
自怜太史牛马走,伎等卜祝均倡伶。
欲留衣冠挂神武,便击云水归南溟。
陶泓不称管城沐,醉石可助平泉醒。
故持二物与夫子,欲使妙质留天庭。
但令滋液到枯槁,勿遣光景生晦冥。
上书挂名岂待我,独立自可当雷霆。
我时醉眠风林下,夜与渔火同青荧。
抚物怀人应独叹,作诗寄子谁当听。
在房间里的月光映照下,星星伴随其旁,斗牛星却无神,箕星则独自灵动。
摇曳的桑树和榆树在西风中尽显凋零,影子投射在苏子砚和屏风上。
天工造物与我都厌倦了世俗的事务,何必为了这些浮华的形象而居于此?
我与你携带囊袋,侍奉在帷幄之中,一同前往温室观赏尧蓂。
自怜太史的牛马奔走,艺人们的卜祝都在唱和。
想留着衣冠挂于神武之上,却又想驱策云水归于南海。
陶渊明的诗句不再称道管城的洗沐,醉石却能助我在平泉中醒来。
故而我持着这两样物品给您,希望能让精妙的品质留在天庭。
只愿让滋养的液体到达枯槁之处,莫要让光阴的景象生出晦暗。
写下的书信挂名又岂是为了我,独立自有能力抵抗雷霆。
我时常醉卧在风林之下,夜晚与渔火共映青荧。
抚物怀人时我应独自叹息,作诗寄给子女又有谁来聆听?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政治家。他一生创作了大量诗词,风格多变,兼具豪放与婉约,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个体情感与社会现实。
此诗写于苏轼晚期,表达了他对名利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身处政治风波与人生困惑之中,苏轼常常借诗抒发内心的孤独与思考,表现出对自由和自然的热爱。
《次韵范纯父涵星砚月石风林屏诗》是苏轼在宁静的夜晚,面对月光和星辰时所作,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开篇用“月”与“星”构成了宁静的夜空画面,接着以“斗牛不神”表现出对世俗琐事的无奈与厌倦,展现了一种超然的态度。中段描绘了与友人共赏自然的场景,表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生活本质的追求。最后几句则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强调个人的独立与自我价值的认同。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引发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苏轼以其特有的幽默和风趣,巧妙地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融为一体,展现了他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人生哲学。
这首诗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月次於房历三星”用明亮的月光和星星构成美丽的画面;“簸摇桑榆尽西靡”体现了物象的动感与无奈;“自怜太史牛马走”用自我调侃的方式,展现了诗人对世事的冷静。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厌倦以及对友谊和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中所描绘的宁静夜空与自然景观,象征着诗人内心的淡泊与洒脱。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星宿不包括以下哪个?
A. 房宿
B. 斗宿
C. 井宿
D. 箕宿
答案:C
填空题:诗中提到“欲留衣冠挂神武”,表现了诗人对__的追求。 答案:名利
判断题:诗中“我时醉眠风林下”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向往。
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