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上巳日作。城南有坡。土色如丹。其下有堤。壅邞淇水入城》

时间: 2025-05-03 19:13:37

诗句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13:37

原文展示

满江红 东武会流杯亭
苏轼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
官里事,何时毕。
风雨外,无多日。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

白话文翻译

东武南城的新堤上,初春的涟漪轻轻荡漾。
隐约可见长林高阜,红花与碧草交织。
枝头上的残花已经被风吹尽,与你一起试着去江边寻找春天的痕迹。
想问前方还有多少春光,恐怕只剩三分之一。
官场上的事,何时才会结束?
外面的风雨,不会再有太多的日子。
我们相约在曲水边,满城的人都争先恐后地出来游玩。
你难道不知道兰亭修禊的盛况吗?当时坐在那里的都是豪杰逸士。
而如今修竹满山阴,只留下空空的遗迹。

注释

  • 东武南城:指东武城的南边,特指某个地理位置。
  • 新堤固涟漪初溢:指新修的堤岸上,水波初起。
  • 隐隐遍长林高阜:隐约可见长满树木的高丘。
  • 卧红堆碧:形容红花和绿草交织的景象。
  •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询问春天还有多少,似乎只剩下三分之一的时间。

典故解析

  • 兰亭修禊:指东晋王羲之在兰亭举行的修禊之事,成为古典文人雅集的典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诗人、词人、书法家、画家。他的诗歌具有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既有豪放的气魄,又有细腻的描摹。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上巳节,正值春光明媚之时,诗人怀念往昔的欢聚,感叹时光荏苒,生动地描绘了春日的美景以及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苏轼的《满江红》充满了春日的气息和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诗人通过对东武南城春景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他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新堤上初起的涟漪、隐约的长林和盛开的花朵,营造出一幅美丽的春日图景。诗人在此景中引发对时光流逝的思考,特别是对曾经盛况的追忆,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淡淡的忧伤和对友人相聚的渴望。

诗中引用兰亭修禊的典故,进一步增强了对往日的怀念之情。兰亭的盛会是文人雅士的聚会,代表着高雅的生活和文化的交流,而如今只剩下空空的竹林,似乎在感叹着光阴的无情。诗人用优美的意象和深邃的情感,表达了对春天的向往和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具有深厚的情感力量和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东武南城,新堤固涟漪初溢:描写了春水初涨的景象,给人以生机的感觉。
  • 隐隐遍长林高阜,卧红堆碧: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色,生动形象。
  • 枝上残花吹尽也,与君试向江头觅: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及对春天的寻找。
  • 问向前犹有几多春,三之一:感慨春光即将逝去,时光匆匆。
  • 官里事,何时毕:流露出对官场事务的无奈与烦恼。
  • 风雨外,无多日:暗示时光易逝,外界环境变化的无常。
  • 相将泛曲水,满城争出:描绘了游玩的热闹场景。
  •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当时坐上皆豪逸:引入典故,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 到如今修竹满山阴,空陈迹:感叹往昔的美好已成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天比作美好的事物,以突出其生机与活力。
  • 对仗:如“卧红堆碧”,增强诗的韵律感。
  • 拟人:使自然景物更具情感,增强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日美景,表达了对友人和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同时也流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惋惜。诗中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事的思考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水:象征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与变化。
  • 残花:象征美好事物的逝去,暗示时间的流逝与珍惜。
  • 兰亭:象征文人雅集,代表着文化的积淀与追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新堤固涟漪初溢”指的是什么现象?

    • A. 春水上涨
    • B. 冬雪融化
    • C. 夏雨初降
    • D. 秋风萧瑟
  2. “君不见兰亭修禊事”提到的是什么?

    • A. 一次宴会
    • B. 一次春游
    • C. 一次文人雅集
    • D. 一次祭祀活动

答案

  1. A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庐山谣》: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更侧重于山水之美。
  • 《春望》:对春天的描绘中,夹杂了对国事的忧虑,情感基调略显沉重。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苏轼的《满江红》更加注重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而其他诗作则更突出社会背景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苏轼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渔家傲(用履齐韵赠邵惜惜) 柳梢青(两邑大夫鞭春之集,城南主人张澧州有词,次其韵) 鹧鸪天(己巳生日自作) 鹧鸪天(戊辰正月十一日寿八兄) 玉楼春 鹧鸪天(寿徐主簿) 念奴娇 其二 次子云弟韵 雨中花 鹧鸪天 吴音子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同字旁的汉字解析_认识同字旁的字 肉字旁的字 物众地大 采字旁的字 鸾俦凤侣 双人旁的字 众建贤才 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战骑 契苾儿 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走之旁的字 户旁的字有哪些?带户的汉字大全 艹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艹字旁的字 朝饔夕飧 章夏 龙跃云津 鳥字旁的字 廴旁的字有哪些?带廴的汉字大全 疥癣之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