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14: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14:31
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
池要山简马,月净庾公楼。
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
高唐寒浪减,仿佛识昭丘。
新作湖边宅,远闻宾客过。
自须开竹径,谁道避云萝。
官序潘生拙,才名贾傅多。
舍舟应转地,邻接意如何。
暂阻蓬莱阁,终为江海人。
挥金应物理,拖玉岂吾身。
羹煮秋莼滑,杯迎露菊新。
赋诗分气象,佳句莫频频。
草地上春意盎然,沅江与湘江间的秋色万里绵延。
池塘边的景色如同简朴的马儿,明亮的月光照耀着庾公的楼阁。
我磨灭了许多过去的诗篇,心中只剩下这一只钓鱼的小舟。
高唐的寒浪逐渐减弱,仿佛又让我认出了昭丘的风景。
我在湖边新建了一个住所,远处传来宾客的声音。
自当开辟一条竹径,谁说我会避开那云雾缭绕的草地?
在官场中,潘生的文笔笨拙,贾傅的才名却更为显赫。
我在岸边停留,应该转身离去,邻里之间的情意又如何呢?
暂时阻止了去蓬莱阁的脚步,最终我还是江海中的一员。
挥金如土,应该随物而变,难道我会与拖带玉器的人相同?
秋天的莼菜在汤中煮得滑嫩,杯中迎来的露水和新鲜的菊花。
赋诗分明有气象,佳句却不要频频吟咏。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诗歌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民的苦难,风格深沉且富有哲理。
该诗作于杜甫晚年,正值社会动乱之际,杜甫身处异乡,内心充满了对家国的忧虑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诗中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感慨。
《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是杜甫在郑监湖上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秋日湖畔的宁静画面。诗的开头,作者以“碧草逢春意,沅湘万里秋”表明了季节的交替,春与秋的对比,映衬出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接着,诗中提到的“庾公楼”,暗示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思,增添了诗的深度。
诗人以“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表明了对往事的淡然与对简朴生活的向往,钓舟象征着自由与独立的生活态度。后半部分,诗人不仅描绘了自己在湖边的生活情景,也流露出对人情冷暖的思考,表达了对社会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既有自然的描绘,又有人生哲思,展现了杜甫作为诗人的深厚底蕴和对人生的感悟。
整首诗表达了杜甫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理想的追求,反映了他在困境中的坚韧与不屈。
杜甫的《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主要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诗中提到的“庾公楼”是指谁的建筑?
“磨灭馀篇翰,平生一钓舟”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