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20:47: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20:47:14
作者: 杜甫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
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
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
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感叹自己如同受伤的植物,无法自我保护,任由秋风侵袭。暂时的花朵如同戴上了雪,几处的叶子沉入波浪之中。自己身体虚弱,春风来得太早,而繁茂的丛林却被夜露浸透。江湖的景致在风中摇曳,诗人也担心岁月在不知不觉中流逝。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虽然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杜甫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命脆弱的敏感意识。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其诗以现实主义著称,关心社会民生,常以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兴亡相联系,代表作有《春望》、《月夜忆舍弟》等。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流亡生涯中,正值战乱时期,诗人目睹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情景,心中充满了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慨。这首诗反映了他在困境中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蒹葭》是一首充满秋意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自身的脆弱与无奈。开篇“摧折不自守,秋风吹若何”直接表明了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悲观态度,秋风的侵袭象征着外界环境的无情。接下来的“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沉波”,通过对比花朵与雪、叶与水的意象,展现出秋冬交替时的凋零与悲凉。
诗的后半部分“体弱春风早,丛长夜露多”则隐喻了诗人的身体与精神状态,早春的微风虽然柔和,却显得无力,反映了诗人对时光的无奈与对生命脆弱的感慨。最后一句“江湖后摇落,亦恐岁蹉跎”更是将诗人的思绪推向深渊,担忧岁月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体现了他对未来的迷茫。
整首诗以自然景象为载体,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魅力。诗中的意象清新而深邃,既有自然之美,又蕴含着人生哲理,读来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诗人对生命脆弱的深刻理解和对时间流逝的无奈,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摧折不自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信 B. 无奈 C. 快乐
“暂时花戴雪”中的“戴雪”意指什么?
A. 美丽 B. 凋零 C. 温暖
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担心 C.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