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49: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49:43
《热三首》 ——杜甫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
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酷热天气的感受。首句“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意思是雷声轰鸣但没有降雨,天气的炎热让人感到无奈。接着“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描述了炙热的天气让人汗流浃背,精神不振。作者渴望寒冷的水和秋天的菰米,反映出他对清凉的向往。接下来,诗人回忆起童年时的凉爽日子,感叹“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诗中还提到“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表达了对酷热天气的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接下来“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表现出人们在炎热中闭门不出,而鸟儿则自由自在地回归自然。接着“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描绘出峡谷中的酷热和江面上雷声的孤寂。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展现了诗人对宁静和凉爽的渴望,接着“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描绘了夏季果实依旧成熟,炊烟袅袅的新鲜景象。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身心俱疲的状态和对国家前途的忧虑:“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杜甫是唐代伟大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他的诗歌风格深刻,关心民生,常常通过个人的感受反映社会现实。他一生经历了唐朝的盛世与动荡,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历史、人生的作品。
《热三首》是杜甫在经历了安史之乱后写成的,反映了他对酷热天气的不满及对生活的感慨。在那个时代,战乱频繁,社会动荡,杜甫身处其间,常常感受到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热三首》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酷热天气对人们生活的影响。首句的“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以强烈的对比开篇,雷声虽响却未带来雨水,暗示了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与无奈。随后,杜甫将个人的生活体验与自然环境紧密结合,表达出对清凉环境的深切向往。
诗中将儿童时代的凉爽与现今的炎热形成鲜明对比,表现出一种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怀旧。通过“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的描写,诗人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展现了他心中对家乡自然环境的美好回忆。
最后的“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则将个人的疲惫与国家的动荡联系在一起,表现出诗人心中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这种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结合,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厚重的人文关怀和深刻的历史感。
雷霆空霹雳,云雨竟虚无。
炎赫衣流汗,低垂气不苏。
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
何似儿童岁,风凉出舞雩。
瘴云终不灭,泸水复西来。
闭户人高卧,归林鸟却回。
峡中都似火,江上只空雷。
想见阴宫雪,风门飒踏开。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
将衰骨尽痛,被褐味空频。
欻翕炎蒸景,飘摇征戍人。
十年可解甲,为尔一沾巾。
整首诗通过对酷热天气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受与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忧虑。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中感受到的无奈与疲惫,展现了人们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杜甫的《热三首》主要表达了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酷热天气的无奈与渴望
C. 对故乡的思念
D. 对友人的感慨
诗中“乞为寒水玉,愿作冷秋菰”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对财富的渴望
B. 对清凉的向往
C. 对恋爱的期待
D. 对自由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舞雩”指的是什么?
A. 舞蹈活动
B. 夏季的祭祀活动
C. 冬季的节日
D. 秋天的庆典
杜甫与李白在描写自然景象时的风格各异。杜甫的诗更注重社会现实与人文关怀,而李白则常常体现出个体的豪放与洒脱。通过对比两位诗人对自然的描写,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唐代诗歌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