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29:2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29:24
春灯如雪浸兰舟,不载江南半点愁。
谁信寻春此狂客,一茶一偈过扬州。
春天的灯光如同雪一般,照亮了兰舟,不带走江南的半点忧愁。
谁会相信,这位寻找春天的狂客,竟然是以一杯茶和一句偈子在扬州游历?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通过“寻春”和“扬州”两大意象,传达出对春天的渴望与对扬州美好景致的珍惜。扬州是历史上著名的文化名城,充满诗意。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1841),清代诗人,字升之,号香溪,晚号独觉山人。以其独特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著称。其诗多表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具有强烈的个性。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的时期,龚自珍以游历扬州的经历,反映内心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透出对美好景色的欣赏与对忧愁的超脱。
《过扬州》是一首典型的清代游记诗,尽管篇幅不大,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与情感。诗的开头“春灯如雪浸兰舟”,通过春天的灯光描绘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氛围,同时“浸兰舟”的意象则传递出一种幽静与雅致。诗人设置了一个与春天密切相关的场景,仿佛在告诉我们,春天的到来并不意味着烦恼的消失,而是带来了另一种情感体验。
接下来的“谁信寻春此狂客”,则流露出诗人对自我身份的反思。这里的“狂客”不仅仅是对游人的称呼,更是一种自嘲与自我批判,展现了他在寻求美好与宁静时的孤独与困惑。最后一句“一茶一偈过扬州”,则透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似乎是在说:即便身处美丽的扬州,内心的追求与平静才是最重要的。
整首诗在意象上相辅相成,情感上相互交织,展现了龚自珍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细腻表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春天和扬州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也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反思,体现出一种超脱与洒脱。
诗词测试:
诗中“春灯如雪”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狂客”在诗中指的是:
诗中提到的“扬州”象征着:
答案: 1-B;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