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昨夜二首 其二

《昨夜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7 17:35:01

诗句

种花都是种愁根,没个花枝又断魂。

新学甚深微妙法,看花看影不留痕。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7:35:01

原文展示:

种花都是种愁根,没个花枝又断魂。新学甚深微妙法,看花看影不留痕。

白话文翻译:

种花其实是在种愁苦的根源,虽然有花枝,却让人心神俱断。新学的道理既深又微妙,看花看影,却不留一点痕迹。

注释:

  • 种花:种植花朵,隐喻追求美好的事物。
  • 愁根:愁苦的根源,象征着内心的忧伤。
  • 花枝:花的枝叶,象征着美好而脆弱的事物。
  • 断魂:心神俱断,意指极度思念或伤感。
  • 新学:指新的学问或道理。
  • 微妙法:深奥而精微的道理,形容哲理的复杂。
  • 看花看影:观赏花影,象征沉浸于事物表象而无法留下实际的印记。
  • 不留痕:没有留下任何实质的东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龚自珍(1792年-1841年),字澄之,号宇征,晚号香涛,清代诗人、散文家、思想家。他的诗风独特,深受李白、杜甫的影响,擅长抒情和表达个人情感。龚自珍的作品常常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的时期,反映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感伤。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龚自珍的《昨夜二首 其二》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的诗。第一句“种花都是种愁根”便开宗明义,表明了种花的行为并非单纯的美好追求,而是隐含着深深的愁苦。这种愁苦并非来自于外部,而是内心深处的无奈与伤感。接下来的“没个花枝又断魂”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说明即使有美丽的花枝,内心的失落与断魂感依然存在,表明一种虚无的美感。

在第三句中“新学甚深微妙法”,诗人提到新的学问,暗示着对新知识、新理念的追求。然而,这种追求似乎并没有给他带来实质性的安慰,反而让他更加迷茫。“看花看影不留痕”则暗示了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却无法留存的无奈,仿佛所有的追求都是空的,无法在心中留下实质的印记。

整首诗通过对比和隐喻,展现了内心的矛盾与挣扎,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有对现实的无奈。诗人通过对花的描绘,表达了人生的苦涩与思考的深邃,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种花都是种愁根”:种花的行为实际上是在培养内心的忧愁。
  2. “没个花枝又断魂”:即使没有花的枝叶,内心依旧感到心灵的断裂。
  3. “新学甚深微妙法”:新学的道理复杂而深奥,无法简单理解。
  4. “看花看影不留痕”:看花的影像却无法留下任何实际的记忆。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种花比作种愁,揭示内心的复杂情感。
  • 对仗:如“看花看影”与“没个花枝”,形成对比,增强诗的节奏感。
  • 反语:表面上看似在赞美美好,实则在表达内心的失落。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追求,同时又体现了对现实的失落感与无奈。诗人借助花的意象,反映了人对美好与幸福的追求,却又因现实的无常而感到心灵的断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希望,然而在诗中却与忧愁相联系。
  • :代表虚幻与短暂,暗示美好事物的瞬息万变。
  • 愁根:根源性的忧愁,表现出内心的深层次痛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种花都是种愁根”的意思是: A. 种花是快乐的事情
    B. 种花会带来忧愁
    C. 种花没有任何意义
    D. 种花与愁无关

  2. 诗中的“新学”指的是: A. 传统文化
    B. 新的知识和理念
    C. 花卉种植技术
    D.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龚自珍的《昨夜二首 其二》和李白的《静夜思》都探讨了内心的孤独与思念,然而龚自珍更强调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对故乡的思念与情感的寄托。

参考资料:

  • 《龚自珍诗文集》
  • 《清代文学概论》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五月水边柳 题都城南庄 折杨枝 铜雀妓 相和歌辞。婕妤怨 横吹曲辞。梅花落 采莲曲 乐府杂曲。鼓吹曲辞。巫山高 寄陇右严判官 长信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工字旁的字 骨字旁的字 豕字旁的字 霹雳尖 劝世 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 行得春风望夏雨 卓异 东沼 歺字旁的字 负土成坟 小题大作 龙字旁的字 官清民自安 寝顿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