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时间: 2025-08-04 11:28:47

诗句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4 11:28:47

杂诗,己卯自春徂夏,在京师作,得十四首 其十四

作者: 龚自珍 〔清代〕


原文展示:

欲为平易近人诗,下笔清深不自持。
洗尽狂名消尽想,本无一字是吾师。


白话文翻译:

我想写一首平易近人的诗,结果却写得深邃而难以自持。
洗净了浮华的名声,消除了心中的杂念,其实我写的每一个字都不是我的老师。


注释:

  • 欲为:想要写。
  • 平易近人:简单易懂,容易接近。
  • 下笔:开始写。
  • 清深:清晰而深邃。
  • 不自持:无法控制自己,写得过于深奥。
  • 洗尽:洗去,去掉。
  • 狂名:浮华的名声,过分的名声。
  • 消尽:消除,去掉。
  • 本无一字是吾师:其实每一个写下的字都不是我的老师。

典故解析:

本诗并不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表达了诗人对写作的自我反思和对名声的淡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龚自珍(1792—1841),字楚材,号逸圃,清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和政治家。他的诗风独特,常以沉郁和忧国忧民的情怀著称。龚自珍在清末社会动荡的背景下,表达了对时代的思考和对个人价值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己卯年春夏之交,正值清朝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之时,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创作的追求,以及对名声和世俗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反映了龚自珍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他渴望创作出一种平易近人的文学作品,然而在实际写作中却发现自己写出的诗句往往过于深邃,难以被普通人所理解。这种体验不仅揭示了他对自己文学能力的自省,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深刻思考。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表现了诗人对名声的淡薄态度。他意识到,名声的浮华只会遮蔽真实的自我,真正的创作应当是内心真实感受的流露,而不是迎合外界的期待。这种思想在古代文人中并不少见,表现出一种追求真理和自我表达的精神。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思,展现了龚自珍作为一个诗人的自我反思和对创作的热爱,值得反复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为平易近人诗:诗人想要写出让人容易理解的诗。
  • 下笔清深不自持:但在动笔时,写出的内容却显得深奥,无法自控。
  • 洗尽狂名消尽想:他希望能洗净那些浮华的名声和杂念。
  • 本无一字是吾师:最后意识到,自己所写的每一个字并没有成为自己创作的老师。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人对“平易近人”和“清深”两种写作风格的对比,显示了内心的矛盾。
  • 排比:用“洗尽狂名”“消尽想”形成排比,增强了诗的节奏感和情感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创作的深刻反思,揭示了对名声的淡薄,强调了真实自我的重要性。


意象分析:

  • 平易近人:象征着诗人对简单和真实的追求。
  • 狂名:象征着世俗的浮华和虚荣。
  • :象征着个人创作的真实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想写什么样的诗?

    • A. 深奥的诗
    • B. 平易近人的诗
    • C. 复杂的诗
  2. 诗中提到的“洗尽狂名”意味着什么?

    • A. 追求名声
    • B. 消除浮华的名声
    • C. 增加名声
  3. 诗人对写作的态度是?

    • A. 迎合他人
    • B. 真实表达自我
    • C. 不在乎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望岳》

诗词对比

  • 龚自珍与李白的作品同样探讨了名声与自我,但李白的豪放与龚自珍的沉郁形成鲜明对比。李白常以豪情壮志展现个人才华,而龚自珍则更倾向于自省与反思。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龚自珍研究》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琴调相思引 原误作摊破浣溪沙,兹据词律改 琴调相思引 送韵仙主人赴南宫试 琴调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素馨花 琴调相思引 云林妹见赠雁足书灯,以小令申谢 琴调相思引 题百福老人蓝笔画兰 琴调相思引 吴茂才属题其令妹“雪庭联咏图”遗照 琴调相思引 琴调相思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木作 广字头的字 天不憗遗 丿字旁的字 求生害仁 从俗浮沉 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买椟还珠 舌字旁的字 尊己卑人 舌敝唇焦 尣字旁的字 月字旁的字 壮士断腕 零歇 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孤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