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13:54: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3:54:27
珍奇罗列耀双眸,把杂喧阗夕未收。
西域贾胡多嗜利,倾抛乡国觅蝇头。
珍奇的物品在眼前闪耀,喧闹的市集直到傍晚还未散去。
来自西域的商贾们贪图利益,抛弃了家乡,去寻找微薄的利润。
“西域贾胡”体现了古代中西贸易的盛况,反映了商人为了利益而放弃家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商人的贪婪常常使他们背离故土,追求一时的利益。
景廉,清代诗人,生于文人世家,擅长诗词歌赋。他的作品多描写社会现实,情感真挚,善于运用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述。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中西文化交流频繁的时期,许多商人往返于东西方之间,经济利益驱动下,许多人抛弃故土,追逐财富,反映了时代的特征和个体的选择。
诗中通过“珍奇罗列耀双眸”开篇,描绘了市场的繁荣景象,吸引人们的目光。紧接着用“把杂喧阗夕未收”描写了市集的喧闹,展现了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渴望。随后,诗人转向批判,指出西域商贾为了利益而抛弃故乡,表现出对人性贪婪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比,揭示了物质繁华背后的精神空虚,反映了作者对这一社会现象的深刻忧虑。
整首诗揭示了物质追求的表象下,人性的贪婪与对家国的冷漠,表达了对这一现象的批判和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西域贾胡”指的是谁?
A. 中国的商人
B. 西方的商人
C. 本地的农民
“蝇头”在诗中比喻什么?
A. 大量的财富
B. 微薄的利益
C. 珍贵的物品
本诗的主题主要在于?
A. 物质的追求与人性的贪婪
B. 乡愁与思乡
C. 战争与和平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虽然都涉及到对物质的追求,但前者更强调及时行乐,而《把杂尔》则更注重对贪婪的批判和对家国的思考,反映出不同的时代背景和作者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