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时间: 2025-08-10 10:29:38

诗句

楚人遗俗阅千年,箫鼓喧呼斗画船。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0 10:29:38

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

作者: 陆游 〔宋代〕

原文展示:

楚人遗俗阅千年,箫鼓喧呼斗画船。
风浪如山鲛鳄横,何心此地更争先。

白话文翻译:

楚地的传统习俗已经延续千年,箫声和鼓声喧闹,竞赛的画船在水面上争相斗艳。
风浪像山一样汹涌,鲛鱼和鳄鱼在水中横行,谁还在意这里的竞赛争先呢?

注释:

  • 楚人遗俗:指的是楚地的传统习俗。
  • 阅千年:经历了千年的历史。
  • 箫鼓:指乐器,象征着节日的热闹气氛。
  • 斗画船:竞赛的船只装饰华丽。
  • 风浪如山:形容风浪非常大,像山一样。
  • 鲛鳄:鲛鱼和鳄鱼,象征着水中危险的生物。

典故解析:

“楚人遗俗”指的是楚国的传统习俗,尤其是在端午节期间举行的龙舟竞渡活动。此活动源远流长,象征着对屈原的纪念。诗中提到的“风浪如山”,反映了竞渡时的激烈与危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是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以豪放激昂的风格著称,他的诗作常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之际,陆游借此场景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热爱,同时也隐含了对社会现状的思考。

诗歌鉴赏:

陆游的《重五同尹少稷观江中竞渡》以端午节的龙舟竞渡为背景,展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诗中通过对“箫鼓喧呼”、“斗画船”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欢快热烈的场面,表现了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热爱。然而,随着“风浪如山”的出现,诗人却转而思考竞渡的意义,风浪的汹涌使得原本欢快的场景蒙上了一层阴影。这种对比不仅突出了竞渡的激烈,也隐喻了人生的无常与艰难。诗人在此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珍视,但也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展现出他深邃的思想和情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楚人遗俗阅千年:描绘楚地的传统已延续千年,强调了文化的深厚。
    • 箫鼓喧呼斗画船:通过声音与视觉描绘出竞渡的热闹场景。
    • 风浪如山鲛鳄横:比喻竞渡的危险,反映出自然的威力和生命的脆弱。
    • 何心此地更争先:表达对竞渡的反思,质疑争先的意义。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风浪如山”,形象地展示了自然环境的严酷。
    • 对仗:如“箫鼓喧呼”和“斗画船”,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通过竞渡活动,表达了对传统习俗的珍视与对人生艰难的思考,体现出对文化的认同与对现实的反思。

意象分析:

  • 箫鼓:象征着节日的热闹与欢快,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
  • 画船:象征着美的追求与竞争。
  • 风浪:代表着人生中的困难与挑战,带来紧迫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楚人遗俗”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历史
    b. 楚地的传统习俗
    c. 楚国的诗歌

  2. “风浪如山”的含义是?
    a. 风浪很小
    b. 风浪非常大
    c. 风浪很平静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端午日赐衣》——陆游
  • 《龙舟竞渡》——其他诗人如苏轼等的相关作品。

诗词对比:
对比陆游与李白的龙舟诗作,虽然两者都有对竞渡的描写,但李白更侧重于个人豪情,而陆游则更关注于传统文化的延续及其背后的思考。

参考资料:

  • 《陆游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洗脚亭 青门歌送东台张判官 送单于裴都护赴西河 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 清平乐·风光紧急 别舍弟宗一 送兄 七夕二首·其二 赠薛校书 离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暮结尾的成语 济贫拔苦 郁抑不申 齊字旁的字 大开方便之门 示字旁的字 柚梧 稍漆 袭人故伎 魚字旁的字 虎口拔须 会立 比字旁的字 官不易方 寖洳 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