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14
一出修门又十年,
辈流多已珥金蝉。
衰如蠹叶秋先觉,
愁似鳏鱼夜不眠。
辇路疏槐迎驾处,
苑城残日泛湖天。
君恩未报身今老,
徙倚危楼一泫然。
出门已有十年,身边的人大多已得到了荣华富贵。
我衰老得如同秋天的虫叶,愁苦得像夜里的孤独鳏鱼。
迎接皇帝的道路上,稀疏的槐树在微风中摇曳,
残阳下的园城,湖面上波光粼粼。
我至今未能报答君恩,年纪已大,
无奈地倚着高楼,情不自禁地流下泪来。
作者介绍: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的爱国诗人、文学家。他的一生经历了南宋初年的战乱与国家的衰弱,身为士人的他,经历了许多坎坷,晚年则愈加感受到政治的无奈与个人的孤独。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陆游晚年,表达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对未能报恩的遗憾,以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思。正值当时南宋政局动荡,陆游虽心系国家,却屡遭贬谪,内心充满忧愁和无奈。
《晚登望云》是陆游在晚年时写的一首诗,表达了他对岁月流逝的感慨及对个人命运的深思。诗的开头提到“出修门又十年”,字面上看是对十年时光的回顾,实际上蕴含着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陆游用“辈流多已珥金蝉”一语,指出身边的人们纷纷获得了荣华富贵,而自己却依旧在艰辛中挣扎,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失落。
接下来的比喻“衰如蠹叶秋先觉,愁似鳏鱼夜不眠”,将衰老与孤独的感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具感染力。诗人通过形象的意象,传递出自己内心的无奈与悲伤。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当时的环境,“辇路疏槐迎驾处,苑城残日泛湖天”,展现了迎接皇帝的场景,营造了一种壮丽而又荒凉的氛围。最终,陆游表达了对“君恩未报”的惋惜,以及在年老时的无奈与泪水,整个诗篇在感伤中透出一种无力感,深切而真实。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光流逝、个人孤独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反思,表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能报恩的遗憾。诗中既有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也有对现实的无奈和悲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辇路疏槐迎驾处”描绘了什么场景?
“衰如蠹叶秋先觉”中的“蠹叶”指的是什么?
诗人感叹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晚登望云》与杜甫的《春望》均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忧虑,前者更侧重于个人的孤独与时光流逝的感慨,而后者则强调了国家的衰败与离乱。两首诗在情感上有共通之处,但在表达形式和侧重点上各有不同,体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诗人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