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19:0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19:06:52
与道侣同于水陆寺会宿
作者: 子兰 〔唐代〕
论道穷心少有朋,此时清话昔年曾。
柿凋红叶铺寒井,鹄坠霜毛著定僧。
风递远声秋涧水,竹穿深色夜房灯。
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
与道侣在水陆寺相聚住宿,论道时心中空虚,朋友寥寥无几。这时我们清谈往昔,曾经的情谊依然可寻。柿子树的红叶凋落,铺满了寒冷的井边,白鹤的霜毛落在了静坐的僧侣身上。微风传来远处秋涧水的声音,竹子透出深沉的色彩,夜晚的房间灯光映照着。走出门外,满眼都是忙碌的世人,唯有这样的长闲时光,能让我和几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享受。
子兰,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涉及道教思想,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此诗创作于道侣相聚之时,地点在水陆寺,表现了诗人与道侣间的亲密关系,以及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道理的探讨。
这首诗在意境上营造了一个宁静的秋夜场景,诗人通过与道侣的相聚,表达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开篇的“论道穷心少有朋”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对朋友的渴望,反映出一种对精神交流的渴求。接下来的描绘,柿树的红叶、白鹤的霜毛,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既有自然的美感,也象征着生命的流逝与无常。
“风递远声秋涧水”句,声音的传递让人感受到秋天的凉意与清冽,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而“竹穿深色夜房灯”,则通过竹子与灯光的对比,展现了夜晚的宁静与温暖,给人以心灵的慰藉。
最后两句“出门尽是劳生者,只此长闲几个能”,则是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深刻批判,忙碌的世人和自己几位道侣的闲适形成鲜明对比。诗人在此不仅表达了对清闲生活的向往,也对世俗的功利主义表示了不屑。
全诗通过与道侣的相聚,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交流,表现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和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清闲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道侣”指的是什么?
A. 朋友
B. 修道者的伴侣
C. 亲人
D. 同事
“柿凋红叶铺寒井”中的“寒井”象征什么?
A. 温暖
B. 孤独
C. 繁华
D. 传统
诗歌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忧伤
B. 宁静
C. 快乐
D. 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