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2:03: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2:03:35
九月九日堂红叶二首
作者: 汪元量 〔宋代〕
天平山木似花开,
青女裁成锦绣堆。
暂借秋光作春色,
白衣解遣麴生来。
九月九日,望着天平山的红叶,
树木像是盛开的花朵,
青女(指织女)将红叶裁成锦绣堆砌,
暂时借着秋天的光景,营造出春天的色彩,
白衣(指白衣人)送走了麴生(指秋天的霜降)。
“青女”出自古代神话,代表着巧手的女子,常用于形容精致的工艺或美丽的景象。“白衣”则常用以指代清白无瑕的人,或与道教、隐士相联系,代表着清净和脱俗。诗中提到的“麴生”也是秋天的象征,表现出季节交替的意象。
作者介绍: 汪元量是宋代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富有画面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九月九日重阳节,重阳节是一个登高望远、赏秋的节日,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红叶,表达了对美丽自然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红叶,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变迁。首句“天平山木似花开”描绘出红叶满山的景象,给人一种花开般的繁盛感。这种景象在重阳节尤其动人,象征着生命的美丽与短暂。接着“青女裁成锦绣堆”则将自然景色与人间的工艺相结合,借助织女的形象,诗人展示了自然的巧夺天工与人类的艺术创造的和谐统一。第三句“暂借秋光作春色”表现了诗人对季节的理解与感慨,尽管是秋天,却借用秋光创造出春天的景象,暗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执着。最后一句“白衣解遣麴生来”则引出了秋霜的意象,表明季节的更替与生命的无常。“白衣”象征着清白与高洁,而“麴生”指的是霜降,寓意着生命的脆弱与转瞬即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秋天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生生不息的生命哲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青女”是指什么?
A. 古代神话中的女神
B. 诗人的妻子
C. 织布工人
答案: A
“白衣”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秋天的寒冷
B. 高洁与清白
C. 诗人的身份
答案: B
诗中“暂借秋光作春色”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B. 对秋天的喜爱
C. 对春天的失望
答案: A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以上分析和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九月九日堂红叶二首》的艺术魅力与情感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