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5: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5:40
金珠不解忧,曲蘖堪适情。
隘哉沉湘人,独以醒自名。
生居禁酒国,焉得壶觞倾。
闭门求一醉,无乃干天刑。
若伊旷怀襟,道在宁营营。
详观中圣言,当与智者评。
金珠虽美,却无法解忧;
曲折的蔓藤,正适合抒发情感。
沉默的湘江人,唯以清醒自命。
生活在禁酒的国度,何能倾壶畅饮?
闭门寻求一醉,难道不算是天命的惩罚?
如果她心怀旷达,真理就在宁静中。
仔细品味圣人的话,应该与智者一同探讨。
作者介绍:张镃,字仲明,号惟庵,宋代人。其诗以清新脱俗、意趣横生而著称,常常表达对生活的感悟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政治动荡,士人多有忧国忧民之情。诗人在此背景下,以饮酒为切入点,表达对人生的思考以及对自由的渴望。
这首诗在形式上简洁精炼,汉字的运用灵动而富有韵律。诗的开头以“金珠不解忧”引入,直接点明了物质美好无法带来心灵的满足,揭示了人生的深刻哲理。紧接着用“曲蘖堪适情”描绘情感的复杂性,暗示着生活的多样与不可预测。
在“生居禁酒国,焉得壶觞倾”一句中,诗人表现出对禁酒政策的不满与无奈,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个体自由的压制。通过“闭门求一醉,无乃干天刑”的表述,诗人进一步加深了对禁忌的反思,仿佛在质问:寻求酒醉是否就成了天命的惩罚?
最后,诗人提到“若伊旷怀襟”,展现了一种希望的转折,心怀旷达的人能够在宁静中找到真理。这使整首诗从悲观走向了理性的思考,展现了作者对生活深刻的洞察与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运用了比喻(如“金珠”比喻物质)、对仗(如“闭门求一醉”与“焉得壶觞倾”)、反问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禁酒政策的反思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对真理的追求。
诗词测试:
诗中“金珠不解忧”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闭门求一醉”中的“闭门”有何象征意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