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0:51: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51:51
水龙吟·太湖晚泊
过春山 〔清代〕
片帆斜挂西风,水云捲尽秋无际。
沙声拥沫,波光弄暝,一痕新霁。
散发临流,扣舷长啸,满身空翠。
怅钓徒去后,烟波冷落,凭谁唱渔歌子。
青箬绿蓑容与。倚斜阳乱山如此。
鲈香菰冷,几番付与,眠鸥梦里。
一点閒愁,欲采蘋花,相思谁寄。
最难堪此夜,短篷新月,听征鸿唳。
一只小船斜挂在西风中,水面和云彩交融,秋天的景色无边无际。
沙滩上波浪轻声拍打,水光在夕阳中闪烁,刚刚雨过天晴,留下了一道痕迹。
我散发着头发在水边,拍打船舷长声啸叫,整个人浑身被青翠的风景包围。
感叹钓鱼的人离开后,烟波浩渺冷落无比,谁来唱那渔歌呢?
青色的斗篷和绿色的蓑衣如此搭配,依靠在斜阳下的群山也显得如此。
鲈鱼的香味和菰米的清冷,几次都交给了那睡梦中的鸥鸟。
心中一点闲愁,想去采摘水面上的蘋花,相思的情意又该寄托给谁呢?
最难忍受的就是这夜晚,短篷遮挡着新月,听着远方鸿雁的哀鸣。
过春山(生年不详—约1730年),清代诗人,江苏人。其诗作多描绘自然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作品往往融入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水龙吟·太湖晚泊》创作于过春山晚年,诗人常常游历太湖,湖光山色与渔舟唱晚的场景对其诗歌创作影响深远。此时的社会环境正值清代盛世,诗人通过描绘湖泊的景色,抒发对生活的感慨与思考。
《水龙吟·太湖晚泊》是一首描绘秋天水乡景色的诗作,诗中展现了太湖的自然美,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以“片帆斜挂西风”带出景象,结合“水云捲尽”的画面,传达出一种无边的秋意。接着“沙声拥沫,波光弄暝,一痕新霁”的描绘,使人仿佛置身于波光粼粼的湖面,感受到秋夜的宁静与清冷。
诗中“怅钓徒去后,烟波冷落”一句,表现了诗人对钓鱼人离去后的失落感,以及对渔歌的渴望。接下来的“青箬绿蓑容与”则是对传统渔人形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氛围。最后,诗人用“最难堪此夜,短篷新月,听征鸿唳”表达了对孤独的深刻感受,短篷遮月,征鸿哀鸣,交织出一种凄凉的情感。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具层次感,秋天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交融,展现出深邃的思考与细腻的情感。诗人在描绘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引发了对生活、对爱情的思索,流露出淡淡的惆怅与孤独之感。
整首诗通过描绘太湖的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悟、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孤独的感慨,展现了深邃的情感与哲理。
诗中“片帆斜挂西风”中的“片帆”指什么?
a) 小船的帆
b) 一片云
c) 一片叶子
“怅钓徒去后”中的“怅”是指什么情感?
a) 高兴
b) 惆怅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青箬绿蓑”是指什么?
a) 渔人的衣服
b) 一种花
c) 渔网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