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水龙吟·庚辰二月,瓯社诸君集东山永嘉词人祠堂,公祭前瓯海道印林铁尊先生,招与会奠,敬献此词

《水龙吟·庚辰二月,瓯社诸君集东山永嘉词人祠堂,公祭前瓯海道印林铁尊先生,招与会奠,敬献此词》

时间: 2025-05-07 16:46:26

诗句

倚栏王谢斜阳,好官旷代还追惜。

如碑万口,今之循吏,去思何极。

丹荔黄蕉,此时筵几,士林沾臆。

念江山文藻,凭谁振起,知仍展,浦江席。

容易海田过眼,耐低徊、廿年踪迹。

沪西闻道,劫余栖寄,■然双屐。

鸳水颓流,凤台衰草,昔游休忆。

倘重来梦里,醉歌无恙,旧云根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6:46:26

原文展示:

水龙吟·庚辰二月,瓯社诸君集东山永嘉词人祠堂,公祭前瓯海道印林铁尊先生,招与会奠,敬献此词
作者: 刘景晨 〔近代〕

倚栏王谢斜阳,好官旷代还追惜。
如碑万口,今之循吏,去思何极。
丹荔黄蕉,此时筵几,士林沾臆。
念江山文藻,凭谁振起,知仍展,浦江席。
容易海田过眼,耐低徊廿年踪迹。
沪西闻道,劫余栖寄,然双屐。
鸳水颓流,凤台衰草,昔游休忆。
倘重来梦里,醉歌无恙,旧云根石。

白话文翻译:

倚在栏杆上,眺望王谢的斜阳,感觉到那些美好的官员在漫长的历史中仍然令人怀念。
就像石碑上刻满了赞美之词,今天的循吏(顺应民心的官员)又能追溯到何方?
红色的荔枝和黄色的香蕉,此时的筵席上,士人们情感交融。
念及这江山的文采,谁能再度振兴?是否还在浦江的席位上等待?
海田的风景在眼前稍纵即逝,回首二十年的踪迹,心中难免感慨。
沪西听闻消息,经历过劫难后仍然栖息,然而却是双屐(双鞋)。
鸳水流淌,凤台的衰草,往日的游玩已成回忆。
如果再一次回到梦中,醉意歌唱无恙,依旧是那片云根石。

注释:

  • 王谢:王氏与谢氏为古代名门望族,象征着繁华与荣耀。
  • 循吏:指循规蹈矩、善于管理和为民服务的官员。
  • 丹荔与黄蕉:分别为荔枝和香蕉,象征着丰收与美好时光。
  • 浦江:指的是与江南文化密切相关的地方,寓意文人雅士的集聚。
  • 鸳水:意指爱情和流逝的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景晨,近代诗人,作品多关注社会、历史与人情,融合传统与现代风格。

创作背景:这首词是在庚辰年二月,诗人参与瓯社的聚会,祭奠印林铁尊先生的过程中所作,表达了对往昔的追思与对文人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水龙吟》以抒情为主,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和对文人精神的向往。开篇以“倚栏王谢斜阳”引入,营造出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对当代循吏的思考,表现出对理想官员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反思。诗中提到的“丹荔黄蕉”不仅描绘了宴席的丰盛,更象征着文人雅士的聚会与交融情感。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情感的流露,展现了诗人对江山文采的担忧与期待,表现出一种深刻的文化自省和历史责任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倚栏王谢斜阳:表达了对历史名门的向往与惜别。
  2. 好官旷代还追惜:感慨良好的官员在历史长河中的珍贵。
  3. 如碑万口:形容赞美的声音如碑文般众多,强调对循吏的追思。
  4. 去思何极:对往事的思考似乎没有尽头。
  5. 丹荔黄蕉:描绘宴席,象征丰盛的生活。
  6. 士林沾臆:士人们在此共聚,情感深厚。
  7. 念江山文藻:回忆国家的文化与文士的风采。
  8. 凭谁振起:对振兴文化的期待与疑惑。
  9. 容易海田过眼:人生如梦,风景如幻,难以长久。
  10. 耐低徊廿年踪迹:感慨自己二十年来的徘徊与思索。
  11. 沪西闻道:提及沪西的消息,暗指人生的起伏。
  12. 鸳水颓流:爱情与岁月的流逝,令人惆怅。
  13. 昔游休忆:对往日游玩时光的缅怀。
  14. 倘重来梦里:希望再回梦境,享受无忧的生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历史名门比作斜阳,寓意逐渐消逝的辉煌。
  • 对仗:如“丹荔黄蕉”对“士林沾臆”,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这首词深刻地探讨了历史与现实的对比,表现了诗人对美好官员的追忆、对文人精神的向往,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对人生与文化的深思熟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王谢斜阳:象征着过往的辉煌与不能再现的美好。
  • 丹荔黄蕉:象征丰收、欢聚与美好时光的流逝。
  • 鸳水:象征爱情的流逝与时间的无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王谢”指的是哪个方面的内容?

    • A. 历史名门
    • B. 自然景观
    • C. 文学作品
    • D. 现代人物
  2. 诗中“倚栏王谢斜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忧伤
    • B. 喜悦
    • C. 怀旧
    • D. 愤怒
  3. “鸳水颓流”中的“鸳水”象征什么?

    • A. 友情
    • B. 爱情
    • C. 财富
    • D. 时间

答案

  1. A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辛弃疾与刘景晨的词作都体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但辛弃疾更多地在表达对家国的忧虑,而刘景晨则在更个人化的层面上反思历史与自我。两者在情感深度与表达方式上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近现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北山书事 寄南中友人 偶成 归舟偶述 其二 题上元许棠所任王昌龄厅 吴江旅次 懊憹诗和彭孟阳三首 其一 回鸾阁写望 江上逢进士许棠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龝字旁的字 余可类推 议结尾的成语 百科 焚骨扬灰 秘而不宣 陆凯传情 辵字旁的字 玄字旁的字 止循资序 叨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启羞兴戎 赔赠 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虑始 毛字旁的字 沓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简单明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