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6:5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6:58:18
水龙吟(癸丑江西持宪自寿)
李公昴 〔宋代〕
唱恭初意如何,来五十三年矣。
犁锄颇熟,时书粗解,簪绅聊耳。
自信柴愚,真成汲戆,却无刘腻。
向高秋初度,同时有菊,淡相对风霜里。
最癖登山临水。又何心蜗名蝇利。
俗缘未了,强教肉食,何曾知味。
无事微吟,会心微笑,逢场微醉。
把日生只恁安排,领取百十二岁。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己人生的反思与感悟。作者在歌唱自己五十三年的生平,回顾自己在农耕和读书上的经历,虽然有所了解,但仍感到平凡。作者自嘲自己像是愚钝的柴禾,没有那些名利的追求。面对秋天的初降,看到菊花在风霜中淡然伫立,心中有种淡淡的惆怅。自己喜欢登山、临水,但对名利并无眷恋。生活中的世俗牵绊令人难以挣脱,尽管强迫自己过着肉食的生活,但内心却从未真正体会过生活的滋味。无事时便轻吟低唱,心中暗自微笑,偶尔借酒浇愁。最终,安排好每一天的生活,期待能活到一百十二岁。
李公昴,字君明,号山人,宋代诗人。生于动荡时期,经历了许多社会变迁。他的诗歌多以自然山水和个人情怀为主题,风格清新、淡雅,常常带有哲理性思考。
这首诗作于李公昴五十三岁时,正值人生中年,怀着对生命的感慨与哲思,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认同与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这首《水龙吟》以清新简约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开篇即以“唱恭初意如何”引入,表达了对自身五十三年生命历程的回顾。诗中反复提及农耕和读书的经历,彰显出诗人对平凡生活的认同与珍视,体现出一种内敛的智慧。
诗人自信“柴愚”,又无“刘腻”,这反映了他对名利的超然态度。面对高秋和盛开的菊花,他用“淡相对风霜里”描绘出一种淡泊宁静的心境。这里的菊花不仅象征着坚韧与清雅,更是诗人情感的一种寄托,表现出对生命韧性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是淡然与从容,诗人在无事之时微吟低唱,仿佛在与自己的内心对话。最后一句“领取百十二岁”则是对人生的期许与祝福,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整首诗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珍视、对名利的淡泊,以及对人生的深刻反思。通过清新的自然意象,诗人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满足,展现了他对生命的从容态度。
李公昴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犁锄”象征什么?
A. 农耕生活
B. 读书生活
C. 仕途生活
诗人对名利的态度是?
A. 追求
B. 不屑一顾
C. 无所谓
李白的《静夜思》与李公昴的《水龙吟》都展现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但李白更多地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李公昴则侧重于对平淡生活的反思与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