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干忠肃公祠墓

《干忠肃公祠墓》

时间: 2025-05-02 19:57:22

诗句

怀来城北烟尘昏,十年武备徒纷奔。

天子以国徇阉寺,旦夕势欲无中原。

此时一木支大厦,举朝无人一司马。

国有君矣君自归,议和议迁何为者。

玺书既通战屡捷,奇货空居失所挟。

假令襁褓遽承祧,不宋高宗即卫辄。

野狐南来盘石固,降敕自避贤者路。

上羞宗庙下臣民,高揖南宫岂云锢。

前星不耀帝星移,祀有主者非君谁。

小臣贪功事侥幸,向也沙漠今宫帷。

夺门金印大如斗,不死麒麟吠群狗。

危身误国君不恤,杀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东市无惊惶,以奠鼎鬯陈高皇。

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风赤日昭穹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57:22

原文展示

干忠肃公祠墓
作者:傅玉书 〔清代〕
怀来城北烟尘昏,
十年武备徒纷奔。
天子以国徇阉寺,
旦夕势欲无中原。
此时一木支大厦,
举朝无人一司马。
国有君矣君自归,
议和议迁何为者。
玺书既通战屡捷,
奇货空居失所挟。
假令襁褓遽承祧,
不宋高宗即卫辄。
野狐南来盘石固,
降敕自避贤者路。
上羞宗庙下臣民,
高揖南宫岂云锢。
前星不耀帝星移,
祀有主者非君谁。
小臣贪功事侥幸,
向也沙漠今宫帷。
夺门金印大如斗,
不死麒麟吠群狗。
危身误国君不恤,
杀一忠臣辨何有。
衣冠东市无惊惶,
以奠鼎鬯陈高皇。
至今空山拜祠墓,
英风赤日昭穹苍。

白话文翻译

怀来城北的烟尘弥漫,
经过十年的武备却依旧纷乱。
天子为了权臣而出卖国家,
日夜盼望着失去中原的命运。
此时只有一根木头支撑着大厦,
朝中无人能有司马的才干。
国家有了君主,然而君主自顾自,
议论和谈、迁移又有何意义呢?
皇帝的诏书已发,战事屡屡胜利,
但奇货却在空中失去了依托。
即使襁褓中的婴儿急于继承,
又岂能比得上宋高宗的卫辄?
野狐从南方来,盘踞在石上,
降旨本是为了避开贤者的道路。
上面羞愧于宗庙,下面却对臣民冷漠,
高高地举手向南宫,难道真被禁锢?
前面的星辰不再闪耀,帝星也在移动,
祭祀有主的人,谁又不是君主呢?
小臣们贪图功名,侥幸之事频繁,
昔日的沙漠,如今却成了宫帷。
夺门而出的金印大如斗,
不死的麒麟对着群狗狂吠。
身处危境却误国,君主却不在乎,
杀掉一个忠臣又有什么意义?
衣冠在东市无所畏惧,
用鼎鬯祭奠高皇。
至今在空山中拜谒祠墓,
英风与赤日共照苍穹。

注释

  • 怀来:地名,指的是怀来县,位于今河北省。
  • 阉寺:指的是宦官,历史上多次出现权宦专权现象。
  • 司马:古代重要官职,通常指军事将领。
  • 奇货:珍贵的货物。
  • 襁褓:包裹婴儿的布,象征幼稚和无知。
  • 南宫:古代皇宫的一个方向,象征权力中心。
  • 金印:古代帝王的印章,象征权力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傅玉书,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其作品常常反映社会现实及对国家的忧虑。

创作背景:该诗创作于清代,正值清朝衰落时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士人对国家前途感到忧虑和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怀来城北的描写,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刻忧虑。诗人采用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个国家在宦官专权下的悲惨景象。诗中提到的“天子以国徇阉寺”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对国家的背叛,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失落与悲哀。

此外,诗人在表达国家动荡的同时,强调了忠臣的重要性,质疑了杀死忠臣的意义,揭示了“衣冠东市无惊惶”的冷漠与对权臣的讽刺。结尾“至今空山拜祠墓,英风赤日昭穹苍”,则给人一种时空交错的感受,仿佛在追忆过去的英雄气概,表现出诗人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怀来城北烟尘昏:描绘怀来城北的浑浊,暗示社会动荡不安。
  2. 十年武备徒纷奔:十年的武备并没有带来安宁,反而是一片混乱。
  3. 天子以国徇阉寺:天子为了权臣出卖国家,表明政治的腐败。
  4. 旦夕势欲无中原:国家即将失去中原,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忠臣与小臣的对比,强调忠诚与背叛的矛盾。
  • 象征:野狐、金印等意象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表现权力与贪婪。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对国家危机的描写,表达了对忠臣的怀念与对当前政治环境的不满,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前途的关切与忧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尘:象征战争与动乱。
  • :象征支撑与希望。
  • 忠臣:象征正义与道德。
  • 金印:象征权力与腐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阉寺”指的是哪个历史现象? A. 宦官专权
    B. 外族入侵
    C. 民众起义

  2. 诗中提到的“金印”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权力
    C. 忍耐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 傅玉书与杜甫的作品都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但杜甫更关注民生疾苦,而傅玉书则强调政治腐败。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选》
  • 《中国古代诗词解析》
  • 《诗词背景与创作研究》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怀直侯 落梅 望夜见月 秋晓 登景云寺阁 望终南山 春初渡江 赠戴竹堂 挽戴南湾 长乐道中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去题万里 木字旁的字 署用 韋字旁的字 青字旁的字 鲍鱼之次 颇陵 蜂虿有毒 瘖蜩 断蛟刺虎 易俗移风 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包含词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顿足捩耳 包含凋的词语有哪些 径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