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5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57:44
曾向沧江看不真,却因图画见精神。
何妨金粉资高格,不用丹青点此身。
蒲叶岸长堪映带,荻花丛晚好相亲。
思量画得胜笼得,野性由来不恋人。
曾经在沧江边看过鹭鸶,但看得不太真切;如今因这幅画,才真正感受到它的神韵。
何必用金粉来衬托高雅的品位,不用丹青来点缀这幅画。
蒲草的叶子在岸边能够映衬着这幅画,晚霞中的芦花在丛中显得格外亲切。
想想这画的意境,胜过把鹭鸶关在笼子里,野性的鹭鸶本来就不肯依恋人类。
本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与艺术关系的深刻思考,借助鹭鸶这一意象,展现出一种洒脱与不拘一格的态度。鹭鸶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自由,诗中提到的“笼得”与“野性”则形成鲜明对比。
齐己,字明达,号静斋,唐代诗人,擅长诗歌创作,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齐己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本诗创作于唐代,反映了诗人在欣赏自然和艺术之间的思考,以及对自由野性的向往。诗人通过对鹭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真实美的追求和对人类束缚的反思。
齐己的《题画鹭鸶兼简孙郎中》是一首颇具哲理的诗作。诗人在描绘鹭鸶的过程中,融入了对自然美的沉思与对艺术表现的探讨。诗的开头,诗人提及自己曾在沧江边看过鹭鸶,但感受并不深刻,直到看到一幅画,才真正领会到鹭鸶的神韵。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通过对金粉和丹青的思考,表达了对艺术创作的独到见解。金粉虽华丽,但未必能提升艺术的内涵,而丹青则是对自然的简单再现,反映了诗人对“高格”的追求。此时的蒲叶与荻花映衬画面,既是对自然真实的赞美,也是在强调自然的美感无需过多的修饰。
最后,诗人以“思量画得胜笼得”结尾,强调了自由与自然的不可分割,鹭鸶的野性才是它真正的美。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视觉的美感,也有思想的深度,展现了齐己对自然、艺术和人生的独特理解。
整首诗通过鹭鸶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由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类束缚的反思,强调了艺术应回归自然本真。
诗中提到的水边植物有哪几种?
A. 荷花和菊花
B. 蒲叶和荻花
C. 柳树和松树
作者对艺术的看法是怎样的?
A. 应该追求奢华
B. 应该回归自然本真
C. 应该追求复杂技巧
诗中“思量画得胜笼得”表达了什么含义?
A. 画得比笼子更好
B. 自由的野性比被关在笼子里更值得珍惜
C. 人工的美比自然的美更好
可以将此诗与王维的《鸟鸣涧》进行对比,王维同样描写自然中的鸟类,但其侧重点在于音韵的和谐美,而齐己则强调视觉的美与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