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0:33: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0:33:23
同光岁送人及第东归
作者: 齐己 〔唐代〕
西笑道何光,新朝旧桂堂。
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
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
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
在西方的笑声中,问道何时光辉灿烂,新朝旧桂的堂前。
春天的官职如同白衣的老师,内廷的考试宛如文帝的考核。
三十个变化如同龙飞腾,凤在一行中升起。
归家后有多少兴致,满袖中都是月光的芬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齐己(约 779-834),字希真,唐代诗人,擅长五言绝句,风格清丽,常以自然景物和人生感悟为题材。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同光年间,正值科举制度盛行,诗人通过送别好友及第归乡,表达对朋友成就的祝贺以及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
这首诗在送别朋友及第归乡的场合中,展现了浓厚的祝福与喜悦。开篇以“西笑道何光”引入,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接着提到“新朝旧桂堂”,既表达了对科举制度的认可,也暗示了对旧有成就的怀念。接下来的“春官如白傅,内试似文皇”进一步强调了科举的严谨与重要性,表现出诗人对朋友的敬意。
而“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则描绘了进士的荣耀,体现了对才俊的赞美,使用了龙与凤的意象,象征着出众的才能与前途。最后“还家几多兴,满袖月中香”则表达了对归乡后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期待,月中香气的意象,既是对美好未来的期待,也传达了家乡的温暖。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寓意深刻的表达,展现了科举考试的荣耀与人生的希望,既有对朋友的祝贺,也有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期待,充分反映了唐代士人对科举文化的重视。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科举成就的赞美与对归乡生活美好的期待,展现了唐代士人对知识与未来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笑道何光”中的“光”指代什么?
A. 太阳
B. 荣耀
C. 月亮
D. 灯光
“变化龙三十,升腾凤一行”中的“龙”和“凤”象征着什么?
A. 朋友
B. 学业
C. 优秀的人才
D. 家乡
诗中提到的“白傅”指的是?
A. 白衣的老师
B. 白色的书信
C. 一种科举制度
D. 古代诗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