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7:53: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7:53:58
湘月
端木埰 〔清代〕
水天澄碧,见风裳雾帔,飞步清景。
为想神娥游历处,渺渺湖光如镜。
泪洒斑筠,声传拊瑟,月照江波冷。
儿时向往,梦魂欲访仙境。
兹后诵法灵均,澧兰沅芷,对遗篇生敬。
去何裨空赢得,皎皎兹心清净。
但值凉宵,青天皓月,便欲前身证。
何时真个,听来抟拊新咏。
水天一色,清澈碧蓝,微风轻拂,雾气如帔,清丽的景色令人陶醉。
想象一下嫦娥曾经游历的地方,湖面如镜,波光粼粼。
泪水洒落在竹子上,琴声传来,月光照在江面上显得冷清。
童年时期的向往,梦中的心灵渴望着仙境的到访。
如今诵读《法灵均》,对着澧水、兰花、沅芷,倍感敬仰。
何必在虚空中追寻,皎洁的心灵已然清净。
只要在凉爽的夜晚,青天明月之下,便希望能够证得前身的真理。
何时才能真正听到那抟拊的新诗呢?
作者介绍:
端木埰,清代诗人,以其清丽婉约的风格著称。生平事迹较少,但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创作背景:
《湘月》写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自然与心灵的和谐。此时的社会环境使得诗人们更加向往超脱世俗的境界,诗中表现出强烈的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湘月》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与个人情感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天一色的美丽画面,带给读者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受。诗中嫦娥的意象使得整首诗充满了仙气,仿佛将人带入一个超然的境界。诗人用“泪洒斑筠”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与感伤,同时,借用乐器的声音,增添了音乐的美感,形成了“声传拊瑟”的动人场景。
在理想与现实的交织中,诗人表现出对清净心灵的追求。他希望在美丽的凉宵之下,能领悟到前身的真实,达到一种精神上的升华。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体现出古典诗词的优雅与深邃,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法言喻的美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湘月》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与追求,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对精神世界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神娥”指的是哪位人物?
A. 西游记中的女儿村
B. 嫦娥
C. 织女
诗人对什么事物表达了怀念之情?
A. 童年
B. 朋友
C. 家乡
诗中提到的“拊瑟”是指什么?
A. 一种乐器
B. 一种舞蹈
C. 一种书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