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6:23:1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6:23:10
湘月 题绘秋图
作者: 宗婉 〔清代〕
秋之为气,有千变万化,人怎描得。
不道寥寥数笔里,竟把精神传出。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摄起秋魂魄。
此中清景,算来只我能识。
楼上一带湘帘,湘帘不卷,楼下湘波白。
不尽寒流去渺渺,倒浸银河无色。
桐树中间,芭蕉侧畔,添座湖山石。
绿窗休闭,待侬一梦飞入。
秋天的气息,有千变万化,如何能用画笔描绘出来?
没想到只用寥寥几笔,竟能传达出这精神。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捕捉了秋天的灵魂。
这清丽的景色,唯有我能识得。
楼上的湘帘悬挂着,湘帘没有卷起,楼下的湘水一片洁白。
无尽的寒流缓缓流去,倒映出银河的无色。
桐树之间,芭蕉旁边,增添了一块湖山的石头。
绿窗不必关闭,等待我梦中飞入。
作者介绍:
宗婉是清代著名女诗人,她的诗作风格清新雅致,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为题材。她的作品多描写女性的内心情感与自然之美,体现了那一时期女性作家的独特视角。
创作背景:
《湘月 题绘秋图》创作于秋季,律动着浓厚的秋意。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表达内心的孤寂与对美的感悟,反映出当时社会对女性艺术家与诗人地位的关注。
这首诗以秋天为主题,借助冷月、寒烟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深邃的氛围。诗人开篇就提出了秋天的变化无常,反映了她对自然的细腻观察。接着,诗人用几笔勾勒出秋的精神,表现了她对画作的高度认同和共鸣。
“冷月无声,寒烟有影”是对环境的生动描绘,月光的冷清及烟雾的影子共同构成了一幅静谧的秋景图。诗人在这里表现出一种独特的感知能力,认为此中清景只有她才能识别,彰显了她对秋天的深刻理解与情感。
在后续的描写中,湘帘、湘波、银河等意象交织,给人以视觉与心灵的双重享受。诗人不再只是一个旁观者,而是与景融为一体,真正体验到自然的美。最后一句“待侬一梦飞入”,更是将诗人内心的渴望与梦境结合,展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色彩鲜明,意象丰富。通过对季节变化的细腻描绘与情感的交融,展现出诗人特有的艺术魅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内心情感的寄托。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湘帘”是什么地方的景物?
诗人认为秋天的气息有何特征?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