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16:1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16:13
春夜宿直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在三月十四的夜晚,我在西边的廊道上守夜。
碧绿的梧桐叶子重重叠叠,红色的花朵在树上高高低低。
月光洒落在地上,投下幽幽的影子,微风拂动着帘子,带来淡淡的香气。
禁宫之中没有宿客,只有我孤独地陪伴着紫微星。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生于唐德宗时期。其一生经历了唐朝的兴盛与衰落,作品多涉及民生疾苦,语言通俗易懂,情感真挚。白居易的诗风被称为“白话诗”,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春夜宿直》创作于白居易晚年,反映了他在宫廷中任职的生活。此时的他经历了人生的起伏,诗中流露出一种孤独与思考的情感,体现了他对自然的感知与内心的孤寂。
《春夜宿直》是一首描写春夜景色的诗,诗中展现了白居易细腻的观察力与深刻的情感。开头两句描绘了春夜的环境,西边的廊道上,梧桐的枝叶重重叠叠,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生机,而红药树则给夜晚增添了一抹鲜艳的色彩。接着,诗人通过“月砌漏幽影”和“风帘飘暗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月光和微风带来的幽静与芬芳,展现了春夜的美好与宁静。
然而,诗的最后两句突显了诗人的孤独感。在禁中没有宿客的寂寞中,只有他一人伴随着紫微星,暗示了他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对自由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优美的自然景色中显得更加深刻,诗人通过对比,强化了内心的孤独感与对外界的思考,使整首诗在美丽的意象下,蕴含着浓厚的思乡与孤寂之情。
逐句解析:
三月十四夜,西垣东北廊。
在春天的三月十四夜晚,诗人清晰地定位了时间和地点。
碧梧叶重叠,红药树低昂。
描绘了春夜的生机,梧桐树的浓密与红药树的高低起伏,给人以视觉美感。
月砌漏幽影,风帘飘暗香。
月光在地上洒落,带来幽幽的影子,微风轻拂帘子,带来淡淡的香气,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禁中无宿客,谁伴紫微郎。
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紫微星的陪伴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孤寂的感慨。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孤独与对自然美的感知。尽管身处美丽的春夜,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思考让这种美显得有些苍凉,展现了人对自然的向往与内心情感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春夜宿直》的作者是?
A) 李白
B) 白居易
C) 杜甫
D) 王维
诗中描述的夜晚是哪一天?
A) 一月十四
B) 二月十四
C) 三月十四
D) 四月十四
诗中提到的树木是什么?
A) 桃树
B) 梧桐树和红药树
C) 梅树
D) 松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春夜宿直》与李白的《静夜思》都描绘了夜晚的情景,但白居易更注重环境的细腻描写与内心的孤独,李白则强调思乡之情,表达了对月亮的怀念与思考。两首诗各有特色,展现了不同的情感深度与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