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秋怀二首 其二

《秋怀二首 其二》

时间: 2025-04-22 11:02:53

诗句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11:02:53

原文展示:

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
蛙号池上晚来雨,鹊转南枝夜深月。
翻手覆手不可期,一死一生交道绝。
湖水无端浸白云,故人书断孤鸿没。

白话文翻译:

茅草屋中秋风萧瑟,秋风在空荡荡的庭院中吹拂,紫色的苔藓变得湿滑。
傍晚时分,池塘上蛙声阵阵,雨水悄然降临;夜深了,喜鹊在南边的树枝上飞舞,月光照耀着一切。
一翻手一覆手,命运难以预测,生与死之间的交错已然绝断。
湖水无情地浸透了白云,老朋友的书信已断绝,如同孤鸿消失在天际。

注释:

  • 茅堂:用茅草搭建的房屋。
  • 索索:形容秋风的声音,低沉而幽怨。
  • 紫苔:紫色苔藓,常生于潮湿阴暗的地方,象征秋天的萧条。
  • 蛙号:青蛙叫声。
  • 鹊转:喜鹊飞动。
  • 翻手覆手:比喻人生的无常变化,难以捉摸。
  • 故人书断:老朋友的书信已经断绝,表达了孤独和失落。

典故解析:

本诗中提到的“喜鹊”常被视为吉祥的象征,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表达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而“孤鸿没”则是对孤独的感慨,许多古诗中常用鸿雁象征思念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北宋著名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风清新婉约,常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题。黄庭坚在诗词创作中强调个性和独立思考,具有深厚的文人传统。

创作背景:

《秋怀二首》是黄庭坚在秋天时的感怀之作,反映了他的孤独、思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诗中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内心的忧伤与感慨。

诗歌鉴赏:

《秋怀二首 其二》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展现了诗人在秋季时节的孤独感和对往事的追忆。首联“茅堂索索秋风发,行绕空庭紫苔滑”,以秋风为引子,描绘出一种萧瑟的环境,隐喻着诗人内心的落寞。接着,诗中描写的蛙声、晚雨、喜鹊和月亮,交织出一种夜晚的宁静与孤独,让人感受到深深的思念与无奈。尤其是“翻手覆手不可期”,表达了对命运无常的哲学思考,生死之间的隔绝让人感到无力与绝望。而最后一句“故人书断孤鸿没”,则是一种对友人的思念与失落,孤鸿象征着远方的朋友,书信的断绝更凸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丰富,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与诗人的内心情感相结合,展现了深刻的哲理思考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茅堂索索秋风发:秋风在茅草屋中萧萧吹动,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
  2. 行绕空庭紫苔滑:秋风环绕着空荡的庭院,湿滑的紫苔让人倍感秋意深重。
  3. 蛙号池上晚来雨:傍晚时分,池塘上蛙声此起彼伏,伴随着细雨的降临。
  4. 鹊转南枝夜深月:夜深时,喜鹊在南边的树枝上飞舞,月光洒在大地上。
  5. 翻手覆手不可期:命运如翻手覆手般难以预测,把生死的转变比作难以捉摸的变化。
  6. 一死一生交道绝:生与死的交替已经绝断,暗示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疏远。
  7. 湖水无端浸白云:湖水无情地浸透了白云,象征着对过去的追忆。
  8. 故人书断孤鸿没:与故人的联系已断绝,如同孤鸿消失在天际,表达了深切的思念与孤独。

修辞手法:

  • 拟人:如“蛙号”使青蛙的叫声具有人性化的表现。
  • 比喻:命运的无常比喻为“翻手覆手”,形象地展现了人生的变幻。
  • 对仗:诗中句子结构对称,如“翻手覆手”和“一死一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与孤独的思索,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哲理思考以及对故人的深切怀念。诗人在自然中感受到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揭示了人际关系的脆弱与人生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茅堂:象征着隐秘与安静的生活空间。
  • 秋风:代表着生命的无常与萧瑟。
  • 蛙声:象征着自然的声音与生命的延续。
  • :寓意着吉祥与思念。
  • 孤鸿:象征孤独与对往日友谊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茅堂索索秋风发”中的“索索”指什么? A. 轻微的声音
    B. 快速的动作
    C. 柔和的气息

  2. 诗中提到的“故人书断”意指什么? A. 与故人的联系断绝
    B. 收到故人的信
    C. 继续与故人通信

  3. “翻手覆手不可期”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对未来的期待
    B. 对命运无常的感慨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秋兴八首》

诗词对比:

《秋怀二首 其二》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表达了诗人在自然中孤独的感受。李白的作品侧重于酒与月的渲染,而黄庭坚则通过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孤独相结合,展现出更为细腻的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黄庭坚诗文集》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大有 秋收 大有 春闺和片玉词 大有年 大有山房为天台黄生赋 大有 观穫 大有年 大有洞天月下吟前韵 大有年 大有·九日 八归 答沈子培刑部赠别之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业字旁的字 面有愧色 采字旁的字 海开头的成语 爪字旁的字 法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切结尾的成语 胸中鳞甲 玉钱 物华天宝 彑字旁的字 贝字旁的字 触事面墙 许许多多 黠悍 根株附丽 逢场作戏 驽箭离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