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8:44: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8:44:52
作者: 黄庭坚 〔宋代〕
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
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
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
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范公是太史的助手,他在高山之上立足,成为先贤的后继者。
他将历史的智慧发扬光大,治学的范围涵盖了六经的教诲。
他投身于大海与高山之间,直至抵达京城与洛阳。
仲子来到长沙,带来安慰,解除了我心中的饥渴。
作者介绍: 黄庭坚,字鲁直,号山谷,江西人,宋代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追求清新自然,作品多以山水、咏怀为题,风格独特。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黄庭坚晚年时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思考以及对后辈学子的寄托和期望。
这首诗展现了黄庭坚对历史和文化的深刻理解,以及对后辈的殷切期望。诗中提到了范公的卓越成就,通过他与历史的关联,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与追求。第一联通过“山立”与“先达”的对比,展现了范公的崇高地位和学识的深厚,暗示着后人应以他为榜样。
接下来的两联,黄庭坚通过“百代史”和“六经”的对比,强调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投身转岭海”,象征着知识的广博与探索的精神,表明了学者应当勇于探索与学习。
最后一联提到的仲子,既是对孔子思想的致敬,也象征着对后辈的期许,希望他们能够在文化的熏陶中成长。整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的赞美,更是对文化传承和学术精神的呼唤,展现了黄庭坚的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教育的重视。
逐句解析:
范公太史僚,山立乃先达。
这句表现了范公的身份与地位,寓意着他在历史长河中的重要性。
发挥百代史,管以六经辖。
表达了他对历史的深刻理解和对经典文化的传承。
投身转岭海,就木乃京洛。
描述了他游历四方,最终来到文化中心的过程,象征着知识的传递。
仲子见长沙,且用慰饥渴。
通过孔子的到来,暗示了文化的滋养和精神的满足。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教育的重视,强调了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精神。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晚泊长沙示秦处度范元实用寄明略和父韵五首》的作者是谁?
A. 杜甫
B. 李白
C. 黄庭坚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六经”不包括哪一部?
A. 《易经》
B. 《道德经》
C. 《诗经》
D. 《春秋》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资料可帮助读者更深入了解黄庭坚的诗歌及其历史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