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2:13: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2:13:06
更漏子·出墙花
作者:晏几道 〔宋代〕
出墙花,当路柳。
借问芳心谁有。
红解笑,绿能颦。
千般恼乱春。
北来人,南去客。
朝暮等闲攀折。
怜晚芳,惜残阳。
情知枉断肠。
墙外的花,路旁的柳。
我问,谁能拥有这芳心?
红色的花儿在笑,绿色的柳儿在愁。
春天的千般烦恼,让人困扰。
北方来的人,南方去的客。
早晚都随意地来攀折花枝。
怜惜那晚上的花,珍惜那残余的阳光。
心里明白,这样的情感,终究是徒劳的断肠。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该诗没有显著的典故,但表现了对春天的复杂情感与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
作者介绍
晏几道(987年-1059年),字叔原,号惭愧,宋代著名词人,生于北宋时期,擅长小令,作品多抒情,风格清丽。曾在官场任职,但更以其词风闻名,尤其在描绘情感方面表现出深刻的细腻。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晏几道的中年时期,正值个人情感与社会环境的冲突之时。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花柳,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世无常的感慨。
《更漏子·出墙花》是晏几道的一首经典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忧伤。开篇的“出墙花,当路柳”,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更隐喻了人心的向往。墙外的花象征了美好而不可及的事物,而路旁的柳则代表了生活的平淡与单调。
接下来的句子“借问芳心谁有”,展现了诗人对爱的渴望及对未得之物的无奈。红花的笑与绿柳的愁形成鲜明对比,展现了春天的多样情感,而“千般恼乱春”则表达了春天带来的复杂心境,既有美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困扰。
词的后半部分,“北来人,南去客”,描绘了人生的旅途与无常,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与离别让人感到惆怅。最后两句通过“怜晚芳,惜残阳”,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整首词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晏几道深刻的情感体验与对人生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春天的复杂心境,既有美好的向往,也有对无常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花柳与人情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失去的无奈,展现了深厚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出墙花”象征什么?
A. 美好而不可及的爱情
B. 生命的短暂
C. 友情的珍贵
诗中“北来人,南去客”表达人生的什么特征?
A. 单调
B. 无常
C. 美好
诗的情感基调是?
A. 快乐
B. 无奈与忧伤
C. 期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晏几道的《更漏子·出墙花》与李清照的《如梦令》都表现了对爱情与美好事物的渴望。然而,晏几道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对春天的忧伤与无奈,而李清照则更倾向于对逝去爱情的回忆与感慨。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可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晏几道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与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