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1: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1:08
河梁送别者,行哭半非亲。
此路足征客,胡天多杀人。
金罍照离思,宝瑟凝残春。
早晚期相见,垂杨凋复新。
送别的人在河梁上,行进中哭泣的已不全是亲人。这条路上行走的人多,胡地的天气常常有杀戮。金色的酒杯映照着离别的思绪,宝瑟的声音在残春中格外凝重。早晚期盼再相见,垂杨树下的景象虽已凋零,却又将焕发生机。
“胡天多杀人”反映了唐代对边疆战争的关注,胡地常常战乱频繁。河梁送别的场景,表现了离别的愁苦和对未来相见的期盼。
作者介绍:马戴,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抒情诗闻名。他的作品常表达对人生、离别和时光流逝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作于送别友人之际,表达了离别的愁苦与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争带来的不安与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河梁别》通过描绘送别的场景,展现了离别时人们的复杂情感。诗开头提到“河梁”,这一地理标志不仅是送别的现场,更象征着生命旅途的分岔。诗人通过“行哭半非亲”揭示了人与人之间情感的微妙,不仅仅是血缘的亲情,还有对友谊的珍视。
接着,诗中提到“此路足征客”,暗示着人生道路的艰辛与不易,尤其在“胡天多杀人”的背景下,显得格外沉重。战争与离别交织,使得送别不再单纯,情感更加复杂。
“金罍照离思,宝瑟凝残春”这一联,画面感极强。金罍与宝瑟都是带有浓厚文化意象的物品,前者象征离别的酒宴,后者则传达了音乐的忧伤。这两者的结合,营造出一种典雅而又悲伤的氛围,令人感受到春天的残酷与无情。
最后两句“早晚期相见,垂杨凋复新”,表达了对未来重聚的期望。尽管眼前的垂杨已经凋零,但诗人相信它终将再度焕发新生。这种希望与绝望交织的情感,让整首诗有了更深层次的意蕴。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离别为主线,表现了对人生旅途的感慨,战争带来的悲痛,以及对未来重聚的希望。
诗词测试:
“河梁送别者”中的“河梁”指什么?
诗中提到的“胡天”,暗指什么?
“早晚期相见”表达了什么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