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8:26: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8:26:07
长信怨
作者: 钱起 〔唐代〕
长信萤来一叶秋,蛾眉泪尽九重幽。
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
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失去爱人的女子在秋夜的思念与愁苦。长信萤火虫的到来,象征着秋天的来临,她的心中充满了泪水,无法自已。明亮的月光下,鳷鹊在观前飞过,芙蓉殿下的红河静静流淌。相思的鸳鸯被子,因久别而难以入梦,远处的凤管声响起,更加引发了她的愁绪。谁能分担她在昭阳殿中夜舞的孤独,君王却在华丽的车辇中沉醉,无法自拔。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钱起,字良弼,唐代诗人,生于吴郡(今江苏苏州),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擅长描写离别与思念的情感。
创作背景:
《长信怨》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社会繁华,但因宫廷生活的孤独与情感的疏离,诗人常常表达对爱情的忧思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长信怨》是一首蕴含深情与哀愁的古诗,诗中通过细腻的意象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开篇便以“长信萤来一叶秋”引入秋季的意象,带来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诗人运用“蛾眉泪尽九重幽”来描绘女子的愁苦,突显了思念的深重与无奈。
接着,诗中提到“鳷鹊观前明月度,芙蓉阙下绛河流”,通过鸟与月、花与河的描写,构建出一个宁静而又孤寂的场景。这样的意象不仅美丽,也暗示了内心的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望。
“鸳衾久别难为梦,凤管遥闻更起愁”则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层次。久别的爱人让人难以入梦,远处凤管的乐声又增添了无尽的愁苦。最后一句“谁分昭阳夜歌舞,君王玉辇正淹留”则表达了对君王沉醉于繁华而忽视自己情感的无奈与失落,形成了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心酸。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对爱情的渴望与失落,展现了古代女性在宫廷生活中的孤独与无奈,以及对真爱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长信怨》的作者是谁?
“鸳衾”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昭阳”指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