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45: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45:15
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
藏器待时少,知人自古难。
遂令丹穴凤,晚食金琅玕。
谁谓兵戈际,鸣琴方一弹。
理烦善用简,济猛能兼宽。
夙夜念黎庶,寝兴非宴安。
洪波未静壑,何树不惊鸾。
凫舄傍京辇,甿心悬灌坛。
高槐暗苦雨,长剑生秋寒。
旅食还为客,饥年亦尽欢。
亲劳携斗水,往往救泥蟠。
但恐酬明义,蹉跎芳岁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才的珍惜与对世事的感慨。诗中提到,藏器待时的人少,识别人才自古以来都很难。丹穴之凤(传说中的神鸟)晚餐时吃的是珍贵的金琅玕,谁说在兵戈的环境下不能弹琴呢?理智繁琐,但善于用简,强势与宽容兼具。诗人夜以继日地思念百姓,心中没有安宁的宴乐。洪水未平,山谷中的树木怎能不惊动凤凰?水鸟在京城的车辇旁边,心中悬念如同灌坛。高大的槐树在阴雨中显得苦涩,长剑在秋寒中生锈。作为旅客的我,饥荒年头也能尽欢。亲朋好友携带水来,常常帮助我脱离困境。但我只怕报答这份明义,会耽误了美好的年华。
钱起,字夷之,唐代诗人。其诗风清新、含蓄,常以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擅长抒发人生哲理。
这首诗是钱起在长安的客舍中写给李行父明府的赠诗,反映了作者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时局的深思。
钱起的《长安客舍,赠李行父明府》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感慨的作品,诗人在诗中透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表达了对人才的珍视和对社会动荡的忧虑。诗的开头便提到“藏器待时少”,让人感受到一种急切和无奈,人才在历史的洪流中往往难以被识别和利用。接着,诗人用丹穴凤和金琅玕的比喻,生动地描绘出那些真正有才华的人就像珍宝一样稀少。
诗中的“夙夜念黎庶”更是道出了诗人对百姓安危的深切关怀,而“洪波未静壑”则暗示了社会的不安定。诗人在对比个人的安逸与社会的动荡中,表达了深深的无奈与焦虑。结尾部分,诗人虽在困境中仍然寻求快乐,体现了他乐观的生活态度,但又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担忧。
这首诗不仅仅是对个人经历的抒发,更是一种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展示了钱起对人性、命运的独特见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的渴求,对社会动荡的忧虑,以及对友情的珍惜,展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与哲理思考。
诗中提到“藏器待时少”,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a) 人才难以被识别
b) 人才总是有机会
c) 人才自古容易被发现
“鸣琴方一弹”中的“鸣琴”象征什么?
a) 战争
b) 艺术与文化
c) 财富
诗人对“黎庶”的思念体现了什么情感?
a) 忧虑与关怀
b) 无所谓
c) 高兴
诗中提到的“高槐暗苦雨”意在表达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生活的艰辛
c) 诗人的快乐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钱起的诗更侧重于对社会时局的思考,而王维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与对自然的热爱。两者都体现了唐诗的深厚情感与哲理思考,但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