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冬日杂兴六首 其三

《冬日杂兴六首 其三》

时间: 2025-05-01 03:40:04

诗句

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

腊催梅蕊迸,春向鸟声新。

愁思供多病,风光欲近人。

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3:40:04

原文展示:

冬日杂兴六首 其三 张耒 〔宋代〕

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 腊催梅蕊迸,春向鸟声新。 愁思供多病,风光欲近人。 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

白话文翻译:

池边的馆舍还残留着未化的雪,西山的阳光照耀着夕阳的余晖。 腊月的寒冷催促着梅花的花蕊迸发,春天的气息随着鸟儿的歌声显得新鲜。 忧愁的思绪带来了多病的身体,美好的风光似乎也想要亲近人。 每年都有桃李树开花,但相对而立,只能让人感到伤感。

注释:

  • 池馆:池边的馆舍。
  • 馀雪:未化的雪。
  • 西山:指西边的山。
  • 夕曛:夕阳的余晖。
  • 腊:农历十二月。
  • 梅蕊:梅花的花蕊。
  • 迸:迸发。
  • 春向:春天的气息。
  • 鸟声新:鸟儿的歌声显得新鲜。
  • 愁思:忧愁的思绪。
  • 供:带来。
  • 多病:多病的身体。
  • 风光:美好的风光。
  • 欲近人:似乎也想要亲近人。
  • 年年:每年。
  • 桃李树:桃树和李树。
  • 相对:相对而立。
  • 伤神:感到伤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耒(约1054-1114),字文潜,号柯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与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并称。张耒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耒《冬日杂兴六首》中的第三首,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景色,通过自然景物的变化抒发了诗人的愁思和伤感情绪。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冬日的景色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愁思和伤感。首联“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描绘了冬日傍晚的静谧景色,池边的馆舍残留着未化的雪,西山的阳光照耀着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颔联“腊催梅蕊迸,春向鸟声新”通过腊月梅花的迸发和春天的鸟声,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复苏,但这种复苏并没有带来喜悦,反而增添了诗人的愁思。颈联“愁思供多病,风光欲近人”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愁思带来了多病的身体,而美好的风光似乎也想要亲近人,但这种亲近却无法抚慰诗人的心灵。尾联“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以桃李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年年都有桃李树开花,但相对而立,只能让人感到伤感。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

    • 这句描绘了冬日傍晚的景色,池边的馆舍残留着未化的雪,西山的阳光照耀着夕阳的余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忧郁的氛围。
  2. 腊催梅蕊迸,春向鸟声新。

    • 这句通过腊月梅花的迸发和春天的鸟声,暗示了季节的更替和生命的复苏,但这种复苏并没有带来喜悦,反而增添了诗人的愁思。
  3. 愁思供多病,风光欲近人。

    • 这句直接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愁思带来了多病的身体,而美好的风光似乎也想要亲近人,但这种亲近却无法抚慰诗人的心灵。
  4. 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

    • 这句以桃李树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年年都有桃李树开花,但相对而立,只能让人感到伤感。

修辞手法:

  • 拟人:诗中“风光欲近人”使用了拟人手法,将美好的风光赋予了亲近人的意愿,增强了表达效果。
  • 对仗:诗中“池馆留馀雪,西山照夕曛”和“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使用了对仗手法,使诗句更加工整和谐。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冬日的景色抒发诗人的愁思和伤感情绪,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馀雪:未化的雪,象征着冬日的寒冷和静谧。
  • 西山:西边的山,象征着夕阳的余晖和宁静的景色。
  • 梅蕊:梅花的花蕊,象征着冬日的生机和希望。
  • 鸟声:鸟儿的歌声,象征着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复苏。
  • 桃李树:桃树和李树,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池馆留馀雪”中的“馀雪”指的是什么? A. 初雪 B. 未化的雪 C. 大雪 D. 小雪

  2. 诗中“腊催梅蕊迸”中的“腊”指的是什么? A. 农历一月 B. 农历十二月 C. 农历十一月 D. 农历十月

  3. 诗中“年年桃李树,相对只伤神”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忧愁 C. 平静 D. 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梅花》:通过梅花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往事的回忆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冬日杂兴六首》与王安石的《梅花》都以冬日的景色为背景,但张耒的诗更多地抒发了愁思和伤感情绪,而王安石的诗则更多地赞美了梅花的坚韧精神。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对宋代诗歌有详细的注释和解读。
  • 《张耒诗集》:收录了张耒的全部诗作,是研究张耒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查询

惊蛰后雪作未已阴之湖庄 陈伯量挽诗二首 其一 豫章贺丁漕建台宴口号 馀干史子固本知县趋朝便舟见访以四绝句叙旧 送腊 故邕管安抚李思永挽章三首 祁门道中即事 潘景泰知县挽章 戏集少陵句 陪漕使春日吴江之集戏赠元理森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引车卖浆 残猛 通儒达士 王开头的成语 包含蓊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厩刍 錪錪 赐贶 首字旁的字 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蜂媒蝶使 羊质虎形 同明相照 飞字旁的字 儿字旁的字 单耳刀的字 从容有常 烂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