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任左藏挽词

《任左藏挽词》

时间: 2025-05-07 10:06:57

诗句

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闲。

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

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0:06:57

原文展示:

任左藏挽词 张耒 〔宋代〕

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闲。 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 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

白话文翻译:

他是一位隐居的君子,担任一个小官只是为了自得其乐。 谁能像管理仓库的人那样,最终死在茅草之中。 珍贵的玉石不易被剖开,强大的弓箭始终不会弯曲。 只有太史的记录,将来会在名山中被人们发现。

注释:

  • 隐君子:指隐居不仕的贤人。
  • 一官聊自闲:指担任一个官职只是为了消遣,不求进取。
  • 管库:管理仓库的小官。
  • 茅菅:茅草和菅草,指简陋的居所。
  • 良璞:珍贵的玉石。
  • 大弨:强大的弓。
  • 太史录:指史官的记录。
  • 出:被发现。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著名文学家,其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任左藏挽词》可能是张耒为某位隐居的官员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这位官员清高自守、不慕名利的赞赏,以及对其死后名声不朽的祝愿。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隐居官员的描绘,展现了其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诗中“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一句,用珍贵的玉石和强大的弓箭作比,形象地表达了这位官员坚贞不屈的性格。最后两句“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则寄托了对这位官员死后名声长存的深切期望,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对隐士精神的推崇。

诗词解析:

  • 首句“人也隐君子,一官聊自闲”,直接点明了主人公的身份和态度,即他是一位隐居的君子,担任官职只是为了自得其乐。
  • 第二句“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通过对比,强调了主人公不慕名利的品格,与那些为名利而忙碌的人形成鲜明对比。
  • 第三句“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运用比喻,赞美了主人公坚贞不屈的性格。
  • 最后两句“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表达了对主人公死后名声不朽的祝愿,体现了诗人对历史记录的重视。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用珍贵的玉石和强大的弓箭比喻主人公的坚贞不屈。
  • 对比:如“谁能学管库,竟尔死茅菅”,通过对比,突出了主人公不慕名利的品格。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隐居官员的清高自守和不慕名利,同时表达了对历史记录的重视和对隐士精神的推崇。

意象分析:

  • 良璞:象征着珍贵和坚贞。
  • 大弨:象征着力量和坚定。
  • 太史录:象征着历史的记录和名声的不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隐君子”指的是什么? A. 隐居的官员 B. 隐居的贤人 C. 隐居的学者 答案:B

  2. “良璞不易剖,大弨终不弯”中的“良璞”和“大弨”分别象征什么? A. 珍贵和力量 B. 坚贞和坚定 C. 珍贵和坚定 答案:B

  3. 诗的最后两句“惟应太史录,他日出名山”表达了什么? A. 对历史记录的重视 B. 对隐士精神的推崇 C. 对主人公死后名声不朽的祝愿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同样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闲适和对友人的深情。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展现了田园生活的宁静和对世俗的超脱。

诗词对比:

  • 张耒的《任左藏挽词》与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都表达了隐居生活的闲适,但张耒的诗更多地强调了隐士的坚贞不屈和对历史记录的重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历史背景。

相关查询

临桂白云洞 飞云山 蟠龙山 贺襄阳副使节判同加章绶 题英禅师 对御书后一绝 崇庆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鱼字旁的字 嫠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相见恨晚 密藏 英勇顽强 坐结尾的成语 相得甚欢 手慌脚忙 隶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岩陁 丿字旁的字 星级 异结尾的成语 倒戈弃甲 二字旁的字 独一无二 扬风抦雅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