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0:18: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8:53
原文展示: 寺晚 张耒 〔宋代〕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寒冷笼罩着古老的寺庙,太阳缓缓地转过修长的廊柱。 古老的殿堂里尘埃流动,显得昏暗,空旷的庭院中碧绿的草儿芬芳。 其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人,既不是醉酒也不是发狂。 他被贬官到沧江边,已经经历了一次冷暖的变迁。 春天来了也不出门,只吃简单的蔬菜饭食,守在禅堂里。 不知道门外的花儿,经历了多少风雨,是否还在。 兴致来时翻阅书籍,睡足了就自己焚香。 清雅地吟咏,品尝美酒,疏懒的生活滋味多么悠长。
注释: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贬官的士人在古寺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外界的春寒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寒中的古寺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一句,既表现了古寺的荒凉,又透露出自然的生机。诗人自述“非醉亦非狂”,表明自己的心境平和,不为外界所动。后文提到的“蔬饭守禅堂”和“清吟尝旨酒”,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珍视。
诗词解析: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搘筇者”指的是什么? A. 醉酒的人 B. 拄着拐杖的人 C. 发狂的人 答案:B
诗人为什么“春来不出门”? A. 因为春寒 B. 因为守禅堂 C. 因为不知门外花 答案:B
诗中的“沧江”象征着什么? A. 宁静的生活 B. 流放地和变迁 C. 自然的生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