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寺晚

《寺晚》

时间: 2025-05-02 10:18:53

诗句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0:18:53

原文展示: 寺晚 张耒 〔宋代〕 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 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

白话文翻译: 春天的寒冷笼罩着古老的寺庙,太阳缓缓地转过修长的廊柱。 古老的殿堂里尘埃流动,显得昏暗,空旷的庭院中碧绿的草儿芬芳。 其中有一位拄着拐杖的人,既不是醉酒也不是发狂。 他被贬官到沧江边,已经经历了一次冷暖的变迁。 春天来了也不出门,只吃简单的蔬菜饭食,守在禅堂里。 不知道门外的花儿,经历了多少风雨,是否还在。 兴致来时翻阅书籍,睡足了就自己焚香。 清雅地吟咏,品尝美酒,疏懒的生活滋味多么悠长。

注释:

  • 迟日:指太阳缓缓移动。
  • 修郎:修长的廊柱。
  • 搘筇:拄着拐杖。
  • 谪官:被贬官。
  • 沧江:指长江。
  • 炎凉:指世态炎凉,人情冷暖。
  • 旨酒:美酒。

诗词背景: 张耒是宋代诗人,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和生活哲理。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被贬官的士人在古寺中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外界的春寒和内心的宁静,表达了诗人对世态炎凉的感慨和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寒中的古寺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诗中“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一句,既表现了古寺的荒凉,又透露出自然的生机。诗人自述“非醉亦非狂”,表明自己的心境平和,不为外界所动。后文提到的“蔬饭守禅堂”和“清吟尝旨酒”,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满足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然态度和对内心宁静的珍视。

诗词解析:

  • 首句“春寒掩古寺,迟日转修郎”,通过“春寒”和“迟日”描绘了古寺的冷清和时间的缓慢流逝。
  • “古殿流尘暗,空庭碧草芳”,用对比手法,展现了古寺的荒凉与自然的生机。
  • “中有搘筇者,非醉亦非狂”,通过“搘筇者”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 “谪官沧江上,已换一炎凉”,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身份和经历的世态变迁。
  • “春来不出门,蔬饭守禅堂”,表现了诗人的简朴生活和对禅修的坚守。
  • “不知门外花,风雨知在亡”,通过对外界变化的漠不关心,强调了内心的宁静。
  • “兴来时展卷,睡足自焚香”,展现了诗人的精神生活和对自我修养的重视。
  • “清吟尝旨酒,疏懒味何长”,以“清吟”和“旨酒”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享受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古寺:象征着宁静和超脱。
  • 春寒:象征着外界的冷清和不易。
  • 碧草:象征着自然的生机和希望。
  • 搘筇者:象征着诗人的超然和独立。
  • 沧江:象征着诗人的流放地和经历的变迁。
  • 禅堂:象征着内心的宁静和修养。
  • 旨酒:象征着生活的享受和精神的满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搘筇者”指的是什么? A. 醉酒的人 B. 拄着拐杖的人 C. 发狂的人 答案:B

  2. 诗人为什么“春来不出门”? A. 因为春寒 B. 因为守禅堂 C. 因为不知门外花 答案:B

  3. 诗中的“沧江”象征着什么? A. 宁静的生活 B. 流放地和变迁 C. 自然的生机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苏轼的《赤壁赋》:通过对比历史和现实,表达了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耒的《寺晚》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但张耒的诗更多了一层对世态炎凉的感慨。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耒的多首诗作,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耒诗歌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题乌江亭 刻舟求剑 / 楚人涉江 愚人食盐 正月十五夜 伯牙绝弦 揠苗助长 卷耳 陌上桑 寒食野望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曰字旁的字 为虎作伥 记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束帛加璧 守藩 又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篇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肉麻当有趣 土壤母质 十里无真言 彑字旁的字 慎修 棺材瓤子 糖瓜 止字旁的字 熙焰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