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2:39: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2:39:20
《李凭箜篌引》
吴丝蜀桐张高秋,
空山凝云颓不流。
江娥啼竹素女愁,
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
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
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
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
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
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描绘了高秋时节,吴地和蜀地的丝竹乐器声响,空山的云气凝重不流动。江边的女子因竹声而悲鸣,李凭在弹奏箜篌。昆山的美玉破碎,凤凰在鸣叫;芙蓉花泪流,香兰微笑。十二门前流动着冷光,二十三根琴弦拨动着紫色的音响。女娲炼石补天的地方,石头破裂发出惊天动地的声响,秋雨随之而来。梦中进入神山,受到神妪的教导,老鱼在波浪中跳跃,瘦蛟在舞动。吴质在桂树下无法入眠,露水斜飞,湿润了寒冷的兔子。
李贺(790年-816年),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因其诗风奇特、意象丰富而受到后人推崇。他的诗歌常常融合了浪漫和悲凉,展现出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李凭箜篌引》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和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通过对箜篌的描绘,表达了音乐的魅力与个人情感的交织,反映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人生苦短的感慨。
《李凭箜篌引》是一首充满音乐感与情感的诗歌,它通过对乐器声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的“吴丝蜀桐张高秋”,以清晰的地域文化标识出音乐的来源,接着通过“空山凝云颓不流”传达出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压抑的氛围,似乎在暗示着内心的愁苦与孤独。
在后续的诗句中,诗人以“江娥啼竹素女愁”引入情感的描绘,女子因听到箜篌声而感到愁苦,表现出音乐对人心灵的触动。李凭的箜篌不仅是乐器,更是沟通情感与思想的媒介。诗中用昆山玉、凤凰等意象,展现了音乐的高雅与珍贵,进一步提升了艺术的层次。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描绘了一个充满音乐与情感的世界。李贺通过对古代神话的引用和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使得整首诗在音乐与情感的交织中,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悲凉的氛围。
整首诗歌通过音乐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揭示了音乐对人心灵的深刻影响。
《李凭箜篌引》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江娥”代表什么?
诗中提及的“女娲”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