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1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13:52
柴关岭
作者: 史悠咸 〔清代〕
长啸万仞冈,寒风战黄叶。
不知所历高,苍莽入寒色。
山骨郁礧砢,纷如怒猊截。
巨瀑奋雷硠,石力拒而裂。
一山千万转,十步八九慑。
藤臂或攫衣,石齿乱折屐。
魂步已却,试险足先蹑。
徘徊一线中,欲骋不能捷。
巍巍螺负壳,旋旋蚁缘垤。
寒萝下无路,踏石觅寸隙。
薄暮宿山家,合眸见馀碧。
长声吼叫在万仞的山冈上,寒风中黄叶纷飞。
不知经历过多少高峰,苍茫的山色已染上寒意。
山的骨骼如同郁郁的石块,纷纷如同愤怒的猛兽般截断。
巨大的瀑布轰鸣如雷,石头的力量将其劈裂。
山中曲折万千,走十步八九都让人感到畏惧。
藤蔓可能会抓住衣襟,岩石的尖齿弄折鞋子。
灵魂已然退却,试探着小心前行。
徘徊在一线之间,想要快走却无法如愿。
巍峨的螺旋如同背负着壳,蚂蚁一般在小土堆上攀爬。
寒冷的藤萝下无路可走,踏石寻找一丝缝隙。
傍晚时分宿在山间小屋中,闭上眼睛看到余下的碧空。
作者介绍:史悠咸,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常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游历山水之时,作者通过描绘险峻的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大自然的敬畏与探索的精神。
《柴关岭》是史悠咸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山的壮丽与险峻。诗中通过丰富的形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了一幅幅动态的山水画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与力量。开头的“长啸万仞冈”便让人感受到作者在高山之巅的豪情壮志,紧接着的“寒风战黄叶”则引入了一种凄凉的氛围,仿佛预示着接下来艰难的旅程。
诗中的意象丰富多彩,譬如“巨瀑奋雷硠”用雷鸣般的声音形象地传达出瀑布的力量;而“藤臂或攫衣”则暗示了自然的不可预测与险恶。作者在艰难行走中感受到的恐惧与无助,透过“魂步已却,试险足先蹑”展现出一种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人类内心世界的深刻反思,表达了对生命的探索与对自然的敬畏。最后一句“合眸见馀碧”,在最后的宁静中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越险峻后的平和与释然,仿佛在呼应着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险峻的山水,表达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敬畏,展现了对生命探索的渴望与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主要表现了什么?
“寒风战黄叶”中的“战”字可以理解为:
诗中提到的“薄暮宿山家”意指: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