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西园早梅二首

《西园早梅二首》

时间: 2025-07-31 11:48:08

诗句

已刻酥花趁腊前,更团蜡糁等春妍。

不知天巧能多少,一朵梅花占两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31 11:48:08

原文展示:

西园早梅二首
已刻酥花趁腊前,更团蜡糁等春妍。
不知天巧能多少,一朵梅花占两年。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早梅的美丽景象。诗人提到梅花在腊月前就已经盛开,像是被刻成的酥糖花一样,令人垂涎。等待着春天的到来,梅花的美丽仿佛是与春天的妍丽一起团聚。诗人感叹自然的巧妙,不知道大自然的造化究竟有多少神奇,一个梅花竟然能绽放出两年的美丽。

注释:

  • 已刻:形容梅花的形态如同雕刻般精致。
  • 酥花:指梅花的柔美。
  • 趁腊前:在腊月前。
  • 团蜡糁:形容蜡烛的柔和光泽,暗指梅花的色泽。
  • 不知天巧:感叹自然的神奇与巧妙。
  • 占两年:指梅花的美丽延续了两个年头。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田园生活。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细节。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南宋时期,正值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年代。诗人通过描写梅花,表达了对早春的期待和对自然的赞美,反映了当时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西园早梅二首》以细腻的笔触生动描绘了梅花的早春景象。诗中通过“已刻酥花”的比喻,将梅花的娇美与精致形象化,仿佛一种艺术作品。在“趁腊前”的时间节点上,梅花的盛开打破了冬季的单调,预示着春天的到来。接下来的“更团蜡糁”等春妍,进一步强调了梅花的美丽与春天的交融,展现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最后一句“不知天巧能多少,一朵梅花占两年”则是全诗的高潮,诗人对大自然的巧妙与梅花的长久之美感到深深的感慨。梅花不仅在视觉上给人以美的享受,更在时间的延续中给予人们心灵的慰藉。这种将自然与人情融为一体的诗意表达,充分展现了杨万里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已刻酥花趁腊前:梅花在腊月前已经盛开,形态如同雕刻的酥糖花,生动形象。
  • 更团蜡糁等春妍:在腊月之后,梅花的美丽与春天的色彩交融,仿佛在等待春天的到来。
  • 不知天巧能多少:感叹自然的造化和巧妙,表达对生命的敬畏。
  • 一朵梅花占两年:梅花的美丽延续了两个年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美的恒久。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比作“酥花”,增加了诗的视觉美感。
  • 对仗:整首诗的结构严谨,展现了诗人对音韵的把握。
  • 拟人:通过对梅花的描写赋予其生命感,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早春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延续的感慨,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敬畏。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花:象征坚韧与品格,是春天的使者。
  • 腊前:代表冬季的尽头,象征着新生的开始。
  • 春妍:春天的美丽,象征希望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刻酥花”指的是什么?

    • A. 梅花的美丽
    • B. 蜡烛的光辉
    • C. 雪花的纯洁
  2. 诗人对自然的感叹是通过哪一句表达的?

    • A. 不知天巧能多少
    • B. 更团蜡糁等春妍
    • C. 一朵梅花占两年
  3. 诗中描写梅花开放的时间是指?

    • A. 春天
    • B. 腊月前
    • C. 夏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杨万里 vs. 杜甫:两位诗人都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杨万里的诗更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杜甫的作品则更多地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研究》

这些参考资料将有助于深入理解杨万里及其作品的艺术价值。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赋得岸花临水发 晚泊鄞阳 梨岭(见闽南唐雅) 青云干吕(一作吴泌诗) 洗药源 题汤泉院壁 送僧归护国寺 莲花源 送侄女之鸳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书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采字旁的字 血流成渠 宝盖头的字 包含应的成语 支字旁的字 三头六臂 皇公 改过不吝 攴字旁的字 濠梁之上 掇青拾紫 建首 北雁 痴拙 森壁 壁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