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7:04: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7:04:49
晓风
作者:杨万里 〔宋代〕
剩暑迟旋旆,新风急解纷。
白翻荞处雪,黄摆稻中云。
动地休多怒,披襟且一欣。
长松十里径,树树供清闻。
剩下的暑气慢慢消散,新的风吹来,迅速驱散了纷乱的气息。
白色的荞麦花像雪一样翻滚,稻田中的稻穗随风摇曳,仿佛云彩在飘动。
大地上请不要多发怒,敞开衣襟,享受这一刻的欢愉。
长长的松树小径延伸十里,树木的气息清新而怡人。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而是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写景抒情,并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歌多描写自然景观,反映出他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
创作背景:
《晓风》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之际,国破家亡的背景下,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宁静心境的追求。
《晓风》是一首描写秋季自然景色的诗歌,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初秋时节的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而宁静的气息。首联“剩暑迟旋旆,新风急解纷”,展现了季节的变化,剩余的暑气逐渐消散,新风的到来带来了清新的空气,暗示着生活的重新开始和希望的到来。接下来的意象“白翻荞处雪,黄摆稻中云”,通过荞麦花的白色与稻穗的金黄,营造出一种和谐的自然图景,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欣赏。诗中的“动地休多怒,披襟且一欣”更是体现了诗人希望人们保持内心的平和,享受生活中的美好。最后的“长松十里径,树树供清闻”则以长松小径作为结尾,给人以无尽的遐想和清新的感受。全诗在细腻的描写中蕴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对自然的敬畏,表现出诗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展现了秋季的清新和宁静,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剩暑迟旋旆”中的“剩暑”指什么?
A. 夏天的热气
B. 秋天的凉风
C. 冬天的寒冷
答案:A
诗中“白翻荞处雪”中的“白”指代什么?
A. 雪
B. 荞麦花
C. 云
答案:B
诗人希望人们在大地上如何?
A. 多发怒
B. 心平气和
C. 忧愁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杨万里的《晓风》更注重描写自然景象的变化和细腻的情感,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达心灵的宁静和对自然的感悟,展现不同的风格与情感基调。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