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8:01: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8:01:35
小市寒仍静,斜阳澹欲脯。
偶看平野去,不是远山无。
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酟。
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
小市镇上寒意依旧,宁静而冷清,斜阳下的光线淡淡如酒。
偶尔向远处的平野望去,竟发现远山并不如我所想象的那样遥远。
每个地方的船只都停靠在岸边,家家户户都洋溢着酒香。
红楼临近碧绿的水面,曾经有皇帝的车驾在这里停驻过。
“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中提到的“玉銮舆”是古代帝王的代称,显示了此地曾有过辉煌的历史和尊贵的身份。诗中通过描绘宁静的市镇和远山的景象,反映了历史的沧桑与人情的变化。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作品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晚年,杨万里在新丰市游历时,感受到小镇的宁静与自然之美,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写下了这首诗,抒发对平凡生活的珍视与对历史的感慨。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小市镇的宁静景象,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开头两句通过“寒仍静”和“斜阳澹欲脯”展现了小市的寒意与宁静,而接下来的“偶看平野去,不是远山无”则引导读者的视线转向远方,似乎在提醒我们不要被表象所迷惑,远山的存在并未消失,只是我们未曾察觉。接着,诗人描绘了人们的生活状态,“处处遮船住,家家有酒酟”,展示了小市的繁荣与温馨。最后的“朱楼临碧水,曾驻玉銮舆”则将小市的历史与当下联系起来,暗示着曾经的繁华与今日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营造了一种时光流转的感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历史的反思,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比等修辞手法,如“朱楼临碧水”形象生动地展现了景色的美丽,而“寒仍静”与“家家有酒酟”的对比则突显了宁静与温暖的反差。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小市镇宁静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平凡生活的热爱,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朱楼”指的是:
A. 一座古老的庙宇
B. 一座红色的楼阁
C. 一座高耸的山峰
“处处遮船住”中的“遮船”的意思是:
A. 船只漂流
B. 船只停靠
C. 船只破损
诗中的“玉銮舆”象征:
A. 平民百姓
B. 皇帝的尊贵身份
C. 乡村的宁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