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明发祈门悟法寺,溪行险绝六首》

时间: 2025-05-04 01:54:26

诗句

山行政好又逢溪,况是危峰斗下时。

知与此溪有何隙,遣他不去秪相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1:54:26

原文展示:

山行政好又逢溪,况是危峰斗下时。
知与此溪有何隙,遣他不去秪相随。

白话文翻译:

山上正好遇见溪水,况且在危峰斗下的时刻。
我知道与这条溪水有什么隔阂,何必让其他的东西离去,只让它伴随我。

注释:

  1. 山行政好:山上的景色非常好。
  2. 又逢溪:又遇到了溪流。
  3. 危峰斗下时:在高耸的山峰之间,溪水在斗争着流下。
  4. 知与此溪有何隙:知道与这条溪水有什么隔阂。
  5. 遣他不去:让其他的东西不去。
  6. 秪相随:只让溪水陪伴在身边。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可以看作是作者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思考,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在山水间漫游时的感受,展示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以及对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歌鉴赏:

杨万里的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亲密关系。开篇就描绘了山水的美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诗人置身于高峻的山峰之间,溪流蜿蜒而下,带给人一种沉醉的感觉。通过“况是危峰斗下时”一句,诗人描绘了山势的险峻与溪流的清澈,形成鲜明的对比,给人以视觉冲击。

诗中“知与此溪有何隙”,表达了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密切联系,似乎在问自己与这条溪流之间是否有隔阂,这种思考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最后一句“遣他不去秪相随”,更是表现出诗人对溪流的依恋,强调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珍视。

整首诗简洁而深刻,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思和对内心宁静的渴望,展示了宋代诗人的人文精神与自然情怀。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山行政好又逢溪:在山中,正巧遇见了美丽的溪水。
    • 况是危峰斗下时:尤其是在高峰险峻的地方,溪水的流动更显得生动。
    • 知与此溪有何隙:我心中疑惑,这条溪水和我之间有什么隔阂呢?
    • 遣他不去秪相随:我不想让其它的事物离开,只想让溪水陪伴着我。
  2.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山行政好”与“又逢溪”,形成了和谐的音韵。
    • 比喻:将溪水比作人类的伴侣,强调了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 拟人:使溪水具有人性,表达出对自然的感情。
  3. 主题思想

    • 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中宁静时刻的珍视,展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远、坚韧与挑战。
  • :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流动,代表着自然的灵动与柔情。
  • 危峰:代表着险恶与挑战,突显出自然的壮丽与险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山行政好”指的是: A. 山水的清澈
    B. 山上的景色好
    C. 山的高度

  2. “遣他不去秪相随”中的“他”指的是: A. 诗人
    B. 其他事物
    C. 溪水

  3.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自然的热爱
    C. 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望岳》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山行政好又逢溪》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杨万里更注重人与自然的关系,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的静谧与深远。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古诗词鉴赏指南》
  3. 《杨万里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宿庄家二首 纵笔六言七首 丁酉重九日宿顺昌步云阁绝句七首呈味道明府 澜湍送葬一首 凯歌十首呈贾枢使 念奴娇·老逢初度 读大行皇帝遗诏感恩哀恸六首 杂兴六言十首 甲辰书事二首 目痛一月未愈自和前九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亠字旁的字 包含不的词语有哪些 豆字旁的字 难素之学 祸与福邻 驰陈 乞穷俭相 青竿 矛字旁的字 包含拍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隳的词语有哪些 凶徒 見字旁的字 靑字旁的字 虚无恬淡 卓荦为杰 斧钺之人 馁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波毕 包含印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