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白发

《白发》

时间: 2025-05-06 01:24:45

诗句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

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24:45

原文展示: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白话文翻译:

整日梳理白发,白昼的阳光温暖;夜晚在寒冷的窗边,从黑色的瓶中饮茶。在庙堂中勤奋苦读,而茅屋中则静谧安宁;人们的心境竟是如此不同。

注释:

  • 白发千梳:形容白发多,需要多次梳理。
  • 昼景暄:白天的阳光温暖。
  • 乌瓶:黑色的瓶子,这里指装茶的瓶子。
  • 一啜:一口饮下。
  • 庙堂:指朝廷或官府,这里指读书或工作的场所。
  • 茅斋:简陋的居所,指诗人的住处。
  • 不见人心是两般:指人们的心境或态度有很大的差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质朴,思想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载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庙堂与茅斋的不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庙堂与茅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白发千梳”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而“乌瓶一啜夜窗寒”则传达了夜晚的孤寂与清冷。后两句通过庙堂与茅斋的对比,揭示了人心复杂多变,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白发千梳昼景暄”:诗人以白发为象征,表达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昼景暄则暗示了白天的温暖和宁静。
  • “乌瓶一啜夜窗寒”:夜晚的孤寂与清冷通过乌瓶和夜窗寒来体现,一啜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淡然态度。
  • “庙堂勤苦茅斋静”:庙堂与茅斋的对比,揭示了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 “不见人心是两般”:最后一句总结了全诗的主旨,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深刻认识。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昼夜、庙堂与茅斋的对比,突出了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
  • 象征: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乌瓶和夜窗寒则象征夜晚的孤寂与清冷。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环境和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意象分析:

  • 白发:象征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
  • 乌瓶:象征夜晚的孤寂与清冷。
  • 庙堂与茅斋:象征不同环境下的生活状态和心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发千梳”象征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人生的老去 C. 生活的艰辛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B

  2. “乌瓶一啜夜窗寒”中的“乌瓶”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孤寂 B. 生活的清贫 C. 心灵的平静 D. 人生的老去 答案:A

  3. 诗中庙堂与茅斋的对比表达了什么? A. 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 B. 生活的艰辛 C. 岁月的流逝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比江南与北方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张载的《白发》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都运用了对比手法,但前者侧重于表达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后者则侧重于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载等多位宋代诗人的作品,有助于深入了解宋代诗歌的风格和特点。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有助于了解张载的创作背景和社会环境。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题张希贤纸本花四首牡丹 横溪驿感怀 代儿童作立春贴门诗三首 围田叹四绝 其一 一百八盘 次韵温伯夜坐。今日忽得舍弟到杭消息,喜见 桃花坛下望龟峰 水调歌(人日) 元日奉呈项丈诸生 题赵希远案鹰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辛字旁的字 函电 己字旁的字 报李投桃 缺分 四监 纷纷扬扬 掩口胡卢而笑 检查员 机关用尽 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木字旁的字 鱼字旁的字 儳岩 目牛无全 毛字旁的字 嚎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连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