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24:45
原文展示:
白发千梳昼景暄,乌瓶一啜夜窗寒。庙堂勤苦茅斋静,不见人心是两般。
白话文翻译:
整日梳理白发,白昼的阳光温暖;夜晚在寒冷的窗边,从黑色的瓶中饮茶。在庙堂中勤奋苦读,而茅屋中则静谧安宁;人们的心境竟是如此不同。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载(1020-1077),字子厚,号横渠,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宋明理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诗歌多表现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思考,风格质朴,思想深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张载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通过对比庙堂与茅斋的不同环境,表达了诗人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白昼与夜晚、庙堂与茅斋的不同景象,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诗中“白发千梳”形象地描绘了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老去,而“乌瓶一啜夜窗寒”则传达了夜晚的孤寂与清冷。后两句通过庙堂与茅斋的对比,揭示了人心复杂多变,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不同环境和时间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心复杂多变的认识。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白发千梳”象征什么? A. 岁月的流逝 B. 人生的老去 C. 生活的艰辛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B
“乌瓶一啜夜窗寒”中的“乌瓶”象征什么? A. 夜晚的孤寂 B. 生活的清贫 C. 心灵的平静 D. 人生的老去 答案:A
诗中庙堂与茅斋的对比表达了什么? A. 不同环境下的心态差异 B. 生活的艰辛 C. 岁月的流逝 D. 心灵的平静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