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49:1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49:19
春雪偏当夜,暄风却变寒。
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
命酒闲令酌,披蓑晚未冠。
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
春天的雪偏偏在夜里纷纷而下,温暖的春风却转为寒冷。
庭院深处不再打扫,城外晨光更显得宜人。
我叫人请来美酒,悠闲地品尝,披上蓑衣却还未戴上帽子。
连绵的营帐中鼓角声响起,仿佛是战斗的号角在召唤。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桑干”,指的是与战争相关的历史背景,可能与唐代的某些战役有关,表现出作者对战事的感慨。
作者介绍:
皇甫冉(约公元9世纪),唐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国家政治动荡和战事频繁的时期,作者以雪为引子,表达了对自然的感悟以及对战争的忧虑。
《奉和对雪》是一首充满春意却又透着一丝寒意的诗。诗的开头以“春雪”引入,暗示了春天与冬天的交替。春雪在夜里悄然降临,给人一种静谧而又神秘的感觉,而随之而来的“暄风却变寒”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表现出春天里气候的不稳定。这种不稳定不仅体现在天气上,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下来的“庭深不复扫,城晓更宜看”,展示了诗人对庭院深处雪景的懒散与欣赏。诗人似乎在享受这一刻的宁静与美丽,而不愿去打扫的心情则反映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接着,诗人提到“命酒闲令酌”,这显示出他对生活的享受与对朋友的邀请,表现出一种人际交往的温暖。
而最后两句“连营鼓角动,忽似战桑干”则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突显出一种战乱的紧迫感。营帐中的鼓声和号角声仿佛在提醒人们战争的来临,使得原本悠闲的氛围瞬间变得压抑。诗人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对战争的无情和人间的苦难有了深刻的反思,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对比与冲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雪的美丽与战乱的紧迫感,展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间苦难的深刻思考。诗人在享受生活的同时,也不忘关注社会的动荡与人类的命运。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春雪”在什么时间降临?
A. 白天
B. 夜晚
C. 清晨
D. 傍晚
诗人对待庭院深处的态度是?
A. 急于打扫
B. 悠闲欣赏
C. 忽略不顾
D. 感到厌烦
“连营鼓角动”表明了什么?
A. 诗人沉浸在美酒中
B. 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C. 战争的紧迫感
D. 春天的来临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皇甫冉的《奉和对雪》在描绘春天的美丽时,更多地关注了自然与战争的冲突,而杜甫则更侧重于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的侧重点不同。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