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览张骞传

《览张骞传》

时间: 2025-04-26 02:59:04

诗句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9:04

原文展示:

览张骞传 邵谒 〔唐代〕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采药却找不到根,寻找河流却找不到源头。这时头发已经花白,空自感慨武皇的恩情。桑田未曾听说改变,日月已经历了多少昏暗。如果能求得仙骨,坟头上就不会有新的坟墓。不见杜陵的草,至今仍然繁茂。

注释: 字词注释:

  • 采药不得根: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无法达到目的。
  • 寻河不得源:比喻探索事物的本质却无法找到源头。
  • 虚白首:指头发花白,形容年老。
  • 武皇恩:指汉武帝的恩宠,这里可能指对张骞的赏识。
  • 桑田未闻改:比喻世事未变。
  • 日月曾几昏:形容时间的流逝。
  • 仙骨:指仙人的遗骨,比喻追求长生不老。
  • 垄头无新坟:比喻如果成仙,就不会有新的坟墓。
  • 杜陵草:指杜陵地区的草,这里可能指张骞的故乡。

典故解析:

  • 张骞传:指《汉书·张骞传》,记载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
  • 武皇:指汉武帝,对张骞的出使给予了大力支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谒,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至今,风格多以抒怀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作者在阅读《张骞传》后,对张骞的出使西域和追求不朽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回顾,表达了作者对追求不朽和探索未知的感慨。诗中“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反映了追求的艰难和无果,而“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则表达了时光流逝和恩宠的虚幻。后两句“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和“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则进一步强调了追求不朽的虚无和故乡的永恒。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练,意象丰富,是一首值得细细品味的佳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采药不得根,寻河不得源”:比喻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无法达到目的。
  • “此时虚白首,徒感武皇恩”:表达了时光流逝和恩宠的虚幻。
  • “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形容世事未变,时间流逝。
  •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强调追求不朽的虚无。
  • “不见杜陵草,至今空自繁”:表达了故乡的永恒。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采药不得根”和“寻河不得源”。
  • 对仗:如“桑田未闻改,日月曾几昏”。

主题思想: 总结诗歌的中心思想,是对追求不朽和探索未知的感慨,以及对时光流逝和恩宠虚幻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采药:追求不朽。
  • 寻河:探索未知。
  • 虚白首:时光流逝。
  • 武皇恩:恩宠虚幻。
  • 桑田:世事未变。
  • 日月:时间流逝。
  • 仙骨:追求不朽。
  • 杜陵草:故乡永恒。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采药不得根”比喻什么? A. 追求不切实际的事物 B. 寻找药物的根 C. 探索事物的本质 答案:A

  2. “武皇恩”指的是什么? A. 汉武帝的恩宠 B. 武皇的恩情 C. 武皇的赏识 答案:A

  3. “仙骨若求得,垄头无新坟”表达了什么? A. 追求不朽的虚无 B. 坟墓的永恒 C. 仙骨的珍贵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同样涉及边塞和探索的主题。
  • 《登鹳雀楼》王之涣: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出塞》与《览张骞传》:都涉及探索和边塞的主题,但情感和表达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汉书·张骞传》
  • 《唐诗三百首》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孝经诗二章 赠郭泰机诗 愁霖诗 诗并序 赠何劭王济诗 赠崔伏二郎诗 竹景和崔白石韵 署事象山游圆峰寺时闻邸报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刺激 长字旁的字 改政移风 兀字旁的字 节衣缩食 八字旁的字 包含炯的词语有哪些 邪教 包含燎的成语 疾风骤雨 毒泷恶雾 见银 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几字旁的字 诪张为幻 一代不如一代 年轻力壮 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