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43: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43:17
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二首
——黄庭坚
螺甲割昆仑耳,
香材屑鹧鸪斑。
欲雨鸣鸠日永,
下帷睡鸭春闲。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耳闻香料的奇妙和春日的闲适。首先,"螺甲割昆仑耳"是说用螺壳割下昆仑山的耳朵,形象地表现了香料的珍贵;"香材屑鹧鸪斑"则是指用鹧鸪的羽毛做成的香料,突显香气的芬芳。接下来,"欲雨鸣鸠日永"说明在长久的阳光下,鸠鸟鸣叫,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雨水;最后一句"下帷睡鸭春闲"则展现了诗人悠闲自得的生活场景,仿佛在享受这春天的宁静。
昆仑山在中国古代神话中被视为神仙的居所,象征着神秘和高贵。鹧鸪在古代诗歌中常常代表春天的生机与自然的美好,诗中通过这些意象传达了对春天的赞美与陶醉。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以其豪放的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尤其在诗歌和书法上都有极高的造诣。
这首诗创作于黄庭坚在南方游历期间,描写了江南的春日情景,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享受。诗中充满了对春天的赞美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文人雅士追求恬淡生活的心态。
这首诗以简洁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南的春日景象,令人感受到一种宁静而美好的气氛。首句“螺甲割昆仑耳”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以昆仑山的耳朵来形容香料的珍贵,显示了诗人对香气的敏感与热爱。而“香材屑鹧鸪斑”则通过鹧鸪的斑纹来表现香料的独特,二者结合让人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交融。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将春天的悠闲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鸠鸟的鸣叫和鸭子的安逸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与宁静。整首诗在意象的构建上层次分明,情感真挚,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自然美的赞美。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赞美、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呈现出一种恬淡安宁的生活态度,体现了文人对自然和生活的深刻感悟。
“螺甲割昆仑耳”中的“昆仑”是指什么?
诗中“下帷睡鸭春闲”表现了怎样的情感?
该诗的主题主要是:
李白《静夜思》:两首诗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感悟和生活的思考,但黄庭坚的诗更注重春天的闲适与自然的和谐美,而李白则更多体现了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
杜甫《春望》:两者都涉及春天的主题,但杜甫的诗情感更加沉重,反映了社会动荡中的忧虑,而黄庭坚则表现出一种恬静的生活态度。
这些材料将帮助读者进一步了解黄庭坚的诗歌风格及其时代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