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0:15: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0:15:50
《戏答公益春思二首》
作者:黄庭坚 〔宋代〕
能狂直须狂,会意自不恶。
蚤知筋力衰,此事属先觉。
公诗应锺律,岂异赵人铎。
我为折腰吏,王役政敦薄。
文移乱似麻,期会急如雹。
赋敛及逋逃,十九被木索。
公思当此时,清兴何由作。
前日东山归,花如萎莎落。
径欲共公狂,知命知此乐。
公家胡蜀葵,虽晚尚隐约。
晴明好天气,蹔对亦惬适。
妆恨朱粉轻,舞怜衫袖窄。
衣襦相补纫,天吴乱鸂鶒。
草茅多奇士,蓬荜有秀色。
西施逐人眼,称心最为得。
食鱼诚可口,何苦必鲂鲫。
清狂力能否,人生天地客。
不者尚能来,南窗理尘迹。
草玄续周书,揲策定汉历。
有意许见临,为公酤一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生活、诗歌以及对朋友的思考与感悟。诗的开头提到要放纵自己的狂放气质,理解与他人之间的默契;接着,作者感慨自己身体的衰弱,早已预见未来的无奈。虽然诗歌应当遵循一定的韵律,但作者在面对官职的压力时,感受到的却是一种责任的沉重。
随后,诗中提到前日归来时看到花朵萎缩,暗示了春天的失落与生命的无常。尽管如此,作者仍然希望能与朋友一起狂欢,享受这一刻的乐趣。接着,描述了朋友家中的葵花,虽然已是晚春,却依然隐约可见生机。晴好的天气让人倍感愉悦,尽管化妆与舞蹈的美丽都稍显不足,感叹生活中的细节。
后面的部分提到草地上有许多优秀的人士,表明生活依旧充满希望,西施的美丽吸引了众人的目光。作者认为食鱼固然美味,但何必执着于某种特定的品种。最后,作者思考人生的意义,表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朋友的真诚祝福。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江西吉安人,北宋著名的诗人和书法家。他是“苏门四学士”之一,擅长诗词及书法,以豪放、清新见长。黄庭坚的诗作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生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
《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创作于黄庭坚晚年,正值他在官场中的沉浮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诗中体现了他对春天的感慨、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生活的无奈与乐观。诗作以春天为背景,融入了个人情感与社会现状,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豁达。
黄庭坚的这首《戏答公益春思二首》展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整首诗在形式上运用了对仗、韵律等古典诗歌的特征,使得语言流畅而富有节奏感。诗中所描绘的意象,如“花如萎莎落”,不仅传达出春天的凋零,也暗喻了人生命运的脆弱与无常。
诗人在表达对友人的思念时,融入了对社会和自我状态的思考,表现出一种独特的哲学视角。尽管身处官场的压力之下,作者依然保持着对生活美好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一种清新脱俗的情怀。此外,诗中关于饮食的细腻描写和对美的追求,也使得整首诗充满了生活的温暖与人情的味道。
整首诗在情感上起伏跌宕,既有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也有对未来的希望与期待,是黄庭坚诗歌风格的集中体现。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与生活中的乐趣。诗中展现了对美的向往、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在官场压力下的淡然与洒脱,体现了黄庭坚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哲思。
春天的意象在中国文化中常常象征着新的开始与希望,但同时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诗人深刻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的“蚤知筋力衰”是什么意思?
诗中“西施逐人眼”意指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围绕什么?
通过以上分析与学习,相信能够对黄庭坚的《戏答公益春思二首》有更深刻的理解与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