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37: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37:16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作者:李商隐 〔唐代〕
相见时难别亦难,
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
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相见时总是困难,离别时也一样艰难。
春天的东风无力,花儿已经凋残。
春蚕直到死去,丝线才会尽断;
蜡烛燃烧成灰,泪水才会慢慢干。
清晨的镜子只让我忧愁发鬓的变化,
夜间吟唱时应该觉得月光是多么寒冷。
蓬莱山离这里不远,
青鸟在殷勤地为我探访。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义山,号玉溪生,晚唐诗人,与杜牧并称“杜李”,以其精美的爱情诗和深刻的情感著称。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浓厚的个人情感,尤其是在爱情和人生的无奈上。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朝,李商隐正值仕途失意之时,面对爱人离别的愁苦,通过对春蚕和蜡炬的比喻,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与无法挽回的悲伤。
这首诗通过对相见与别离的描写,展现了爱情中的无奈与苦涩。开篇即以“相见时难别亦难”点明主题,表达了重逢的喜悦与离别的痛苦交织在一起的复杂情感。接下来的两句“东风无力百花残”,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脆弱,暗示着爱情的易逝。李商隐通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两个意象,进一步深化了爱情的牺牲与奉献,表现了对爱人深切的思念与无私的情感。
在后面的描写中,“晓镜但愁云鬓改”展示了时间的流逝对人的影响,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夜吟应觉月光寒”则通过夜晚的孤寂,表现了思念之情的凄凉。最后两句“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暗示了希望与向往,青鸟的出现象征着对未来重逢的渴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展现了李商隐深邃的思考和高超的艺术技巧,令人感同身受。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相见”与“别离”两大主题,探讨了爱情的无奈与执着,表现了深刻的情感与细腻的心理描写。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春蚕到死丝方尽”中,春蚕象征什么?
诗中提到的“青鸟”代表什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 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丰盛如云的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 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东风无力百花残:这里指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东风,春风。残,凋零。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jù)成灰泪始干。丝方尽:丝,与“思”谐音,以“丝”喻“思”,含相思之意。蜡炬:蜡烛。泪始干:泪,指燃烧时的蜡烛油,这里取双关义,指相思的眼泪。 晓镜但愁云鬓(bìn)改,夜吟(yín)应觉月光寒。晓镜:早晨梳妆照镜子。镜,用作动词,照镜子的意思。云鬓:女子多而美的头发,这里比喻青春年华。应觉:设想之词。月光寒:指夜渐深。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yīn)勤为探看(kān)。(蓬山 一作:蓬莱) 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上仙山,指仙境。青鸟:神话中为西王母传递音讯的信使。殷勤:情谊恳切深厚。探看:探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