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蝉

《蝉》

时间: 2025-05-11 19:38:42

诗句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1 19:38:42

原文展示:


作者: 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白话文翻译:

这本是想要高鸣,却难以得到满足,徒然感到惋惜只是在浪费声音。
五更时分,疏落的鸣声似要断绝,树上那片碧绿显得无情。
微薄的官职犹如浮萍,故乡的杂草已经长满。
烦请您多加警惕,我的家也已经清净。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难饱:指蝉鸣高亢却得不到满足。
  • 徒劳:白费,白忙。
  • 五更:指凌晨时分。
  • 碧无情:形容树木的青翠无情。
  • 薄宦:指微薄的官职。
  • 故园:指家乡。
  • 芜已平:指杂草已经长满,显得荒凉。
  • 烦君:烦请您,表示请求。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及的“蝉”常常与高洁、孤傲的情操相联系,李商隐通过蝉的鸣叫隐喻自己高尚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年-858年),字耕之,号玉谿居士,晚唐诗人,以其深邃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绘人生的苦闷与孤独,情感细腻且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李商隐的晚年,反映了他在官场的困境与对家乡的思念,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蝉》通过描写蝉的鸣叫,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理想与现实生活之间矛盾的深刻思考。开篇的“本以高难饱”即表现出蝉虽然鸣叫高亢,但却无法得到内心的满足,象征着李商隐内心对理想的追求却不得实现的无奈。随后提到“五更疏欲断”,既描绘了清晨的寂静,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树木的“碧无情”则体现了自然的冷漠与无情,进一步加深了诗中的孤独感。

而后两句“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则反映出诗人对自己微薄官职的无奈,和对故乡荒凉的深切忧虑。最后一句“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则是对他人的一种劝告,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清净与超然,尽管外界环境复杂,但他依然保持心灵的纯净与志向的高远。

整首诗意境幽深,情感真挚,既有对蝉鸣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反思,展现了李商隐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深刻的人生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本以高难饱:表达了蝉鸣声高而难以得到满足的心情,暗示着诗人内心的空虚与渴望。
  2. 徒劳恨费声:感到无奈与惋惜,仿佛自己的努力都是徒劳的。
  3. 五更疏欲断:描绘了清晨时分,蝉声稀疏,仿佛快要停止,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4. 一树碧无情:树木的青翠显得无情,反映出自然的冷漠与人的孤独。
  5. 薄宦梗犹泛:表达了对自己微薄官职的无奈与漂泊不定的感觉。
  6. 故园芜已平:故乡的荒凉,映射出对往昔的追忆与现实的失落感。
  7. 烦君最相警:向他人提出警示,反映出对社会的忧虑。
  8. 我亦举家清: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清净与对理想的坚持。

修辞手法:

  • 比喻:用蝉鸣比喻内心的追求与理想。
  • 拟人:树木被赋予“无情”,增强了诗歌的情感深度。
  • 对仗:如“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表现出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社会的警醒。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高洁的理想与追求。
  2. 五更: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短暂。
  3. :象征自然的冷漠与人生的孤独。
  4. 故园:象征家乡的情感与对过去的怀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关于《蝉》,诗人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蝉鸣的赞美
    B. 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感慨
    C. 对官场的热爱
    D. 对自然的厌恶

  2. “薄宦梗犹泛”中的“薄宦”意指什么? A. 微薄的官职
    B. 广大的官职
    C. 无职无权
    D. 退休生活

  3. 诗中提到的“故园芜已平”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故乡的喜悦
    B. 对故乡的忧虑与失落
    C. 对城市的向往
    D. 对自然的热爱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by 张若虚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蝉》与《春江花月夜》同样表达了对自然的描绘,但《春江花月夜》更强调人和自然的和谐,而《蝉》则更多地体现了人对理想的追求与现实的无奈。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李商隐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译文

你栖身高枝之上才难以饱腹,悲鸣传恨无人理会白费其声。 五更以后疏落之声几近断绝,满树碧绿依然如故毫不动情。 我官职卑下像桃梗漂流不定,家园长期荒芜杂草早已长平。 烦劳你的鸣叫让我能够警醒,我是一贫如洗全家水一样清。

注释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以:因。薄宦:指官职卑微。高难饱:古人认为蝉栖于高处,餐风饮露,故说“高难饱”。恨费声:因恨而连声悲鸣。费,徒然。 五更(gēng)疏欲断,一树碧无情。五更:中国古代把夜晚分成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所以叫“五更”。疏欲断:指蝉声稀疏,接近断绝。碧:绿。 薄宦(huàn)梗(gěng)犹泛,故园芜(wú)已平。薄宦:官职卑微。梗犹泛:典出《战国策·齐策》,后以梗泛比喻漂泊不定,孤苦无依。梗,指树木的枝条。故园:对往日家园的称呼,故乡。芜已平:荒草已经平齐没胫,覆盖田地。芜,荒草。平,指杂草长得齐平 。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君:指蝉。警:提醒。亦:也。举家清:全家清贫。举,全。清,清贫,清高。

相关查询

侄孙子直家有西阁吾有东楼相望秋来景物佳甚 久寓泉南待一故人消息桂隐诸葛如晦谓客舍不可住借一园亭安下即事凡有十首 其五 李敷文酌别席上口占 简陈叔方问病 岳市胜业寺悦亭 董侍郎山园燕楼宗丞 灵壁石歌为方岩王侍郎作 绿阴亭自唐时有之到今五百年卢肇二三公题诗 江涨见移居者 王深道奏名而归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公有公理,婆有婆理 绩学之士 倅职 笞责 囊橐充盈 磨刀霍霍 广字头的字 手无缚鸡之力 宝盖头的字 釒字旁的字 不得不尔 乐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丿字旁的字 王京 車字旁的字 剽裂 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