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23:12: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23:12:07
原文展示:
题白龙洞三首 其三 赵蕃 〔宋代〕 俞君昔行倦,曾此见留题。 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 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 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
白话文翻译:
俞君曾经旅途疲惫,在这里留下了题诗。 他胸中装满了山川的景象,笔下描绘着烟云的变幻。 听说他在干越之地,又转道去了江西。 每当我登高远望,总是依依不舍地拄着拐杖。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格清新,多写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这首诗是他在白龙洞游览时,看到俞君的题诗后有所感慨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游览白龙洞时,看到俞君的题诗后,联想到俞君的旅行经历,以及自己登高远望时的感慨而作。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俞君旅行经历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诗中“丘壑胸中具,烟云笔下跻”一句,形象地描绘了俞君诗才的卓越,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后两句“如闻在干越,复道走江西。使我登临处,依依独杖藜”,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自己登高远望时的孤独和依恋。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宋代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通过描述俞君的旅行经历和自己的感慨,诗人传达了对友人的深情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俞君在诗中留下了什么? A. 画作 B. 题诗 C. 书信 D. 笔记 答案:B
诗中的“烟云”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色 B. 诗中的意境 C. 友人的心情 D. 旅途的艰辛 答案:B
诗人登高远望时的心情是什么? A. 孤独 B. 兴奋 C. 悲伤 D. 依恋 答案: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