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好书
题沈弟所作短轴

《题沈弟所作短轴》

时间: 2025-05-07 17:04:54

诗句

冥冥细雨孰黄梅,欲起看山懒又回。

咫尺忽能来万里,恍然堕我晓船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17:04:54

原文展示: 冥冥细雨孰黄梅,欲起看山懒又回。咫尺忽能来万里,恍然堕我晓船开。

白话文翻译: 细雨蒙蒙,不知是否黄梅时节,想要起身看山却又懒得动,又回去了。近在咫尺的景物忽然间仿佛远在万里之外,恍惚间感觉自己像是在清晨的船上启航。

注释:

  • 冥冥:形容细雨蒙蒙的样子。
  • 黄梅:指黄梅时节,即江南地区梅子成熟时的雨季。
  • 咫尺:形容距离很近。
  • 恍然:突然明白或感觉到的样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当时另两位诗人韩淲齐名,人称“上饶二泉”,著有《乾道稿》、《淳熙稿》、《章泉稿》等。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细雨中的心境变化,表达了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远行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细雨中的景象和作者的心境。首句“冥冥细雨孰黄梅”以问句形式引出时节,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和期待感。次句“欲起看山懒又回”则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犹豫和懒散,形成了一种静谧而复杂的情感氛围。后两句“咫尺忽能来万里,恍然堕我晓船开”巧妙地运用了空间和时间的转换,将眼前的景物与远行的想象相结合,展现了作者对远方的向往和对现实的逃避。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时节的独特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通过“冥冥细雨”描绘了细雨的朦胧美,“孰黄梅”则暗示了时节的不确定性。
  • 第二句“欲起看山懒又回”表现了作者的犹豫和懒散,形成了一种静谧的氛围。
  • 第三句“咫尺忽能来万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眼前的景物与远方的想象相结合。
  • 第四句“恍然堕我晓船开”则通过“恍然”一词表达了作者突然的感悟和远行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夸张:“咫尺忽能来万里”通过夸张手法增强了表达效果。
  • 比喻:“恍然堕我晓船开”通过比喻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的感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细雨中的心境变化,以及对自然景物的感慨和对远行的向往。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修辞,展现了作者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远方的憧憬。

意象分析:

  • 细雨:象征着朦胧和不确定性。
  • 山:象征着远方的向往和内心的犹豫。
  • 船:象征着远行和新的开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冥冥细雨”形容的是什么? A. 大雨 B. 细雨 C. 暴雨
  2. 作者在诗中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兴奋 B. 懒散 C. 悲伤
  3. “咫尺忽能来万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夸张 C. 拟人 答案: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赵蕃的其他作品,如《乾道稿》、《淳熙稿》等,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景物,但情感和风格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宋诗选注》、《赵蕃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暗香 满江红·日薄寒空 贺新郎(送吴季永侍郎) 喜雨二解 诸路发解劝驾 景回兄和篇甚佳信笔再用韵 十用喜雨韵三首 喜雨二首 秋夜雨(和韵刘制几立秋夜观月,喜雨) 五用出郊韵三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鼎字旁的字 四时菜 没骨头 方字旁的字 继世而理 鼠字旁的字 包含刚的成语 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爻字旁的字 出震继离 旡字旁的字 锦瑟华年 糊里糊涂 悔惭 半生不熟 秽语污言 面如傅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